施100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10月份菊花需肥量大适当增施氮肥,可施饼肥及人畜粪和少量尿素,促进孕蕾开花。花蕾形成后还可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或天缘液肥进行叶面喷肥。 夏秋季干旱对菊花生长发育不利,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抗旱,采用猪、牛粪覆盖菊花根部表土也起防旱作用。雨季要注意清沟沥水,预防菊花受涝烂根。 菊花生长后期易风雨吹袭而倒伏,为防倒伏,除做好培土壅根,打顶等工作外,花蕾基本形成后,须用竹扦等作支架,支撑、绑缚枝条,立支架应在下午叶梢蔫时进行,以防折断花枝。 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旱、防涝、减少杂草,并提高菊花产量和质量。 八、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 为害菊花的病害很多,其中主要病害症状表现为:①白粉病(霜霉病),此病为害菊花叶片、叶柄及嫩梢。病部象撒了一层白粉即分生孢子和菌丝。病叶常扭曲变形,病重植株花蕾不能正常开放、生长停止,甚至整株枯死;②褐斑病(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紫褐色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遍及全叶,病叶枯死发黑,并不脱落。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至全株;③菌核性腐烂病(白绢病),主要为害茎部。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潮湿时出现白色菌丝。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黄花下垂、枯萎,最后整株立枯,病茎中有鼠粪状菌核。 综合防治病害措施:①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②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打顶修剪等工作,注意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不宜过密,保持菊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③选用化学药剂防治,4-10月发病期间,轮换选用有效药剂防治,如:1∶1∶200倍波尔多液,20%粉锈灵3000倍液,70%乙磷铅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以及百菌清、克菌灵、灭病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根据病情确定喷药次数。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 ①蛴螬,为金龟子幼虫,在地下为害菊花幼根芽,可用辛硫磷1000倍液浇施防治。②菊蚜、叶蝉及蝽蟓,主要刺吸为害叶片及嫩枝。可轮换选用扑虱灵(吡虫啉)、好年冬、蚜青灵、快杀灵、大功臣、乐果等药剂防治。③卷叶蛾,卷叶为害叶片,可选用天王星、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防治菊花病虫害,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菊花采收前20天至菊花采收期禁止用药,以防药剂污染菊花。 九、适时采收和加工 贡菊在立冬前后陆续采收。采收标准以花瓣展开平直,花蕊散开60-70%,花色内外洁白为宜。采花必须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略带花柄,保持花朵完整。雨雾大,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收,否则降低花的烘制质量。采下的鲜花一定要摊开薄放在竹罩上,防止发烧变红,引起变质或霉烂。 贡菊的加工方法不同于其它菊花,外地其它菊花均为蒸煮后晒干或直接晒干,而黄山贡菊是以木炭作燃料,在烘房内烘干。烘房内不能通风,但设有通气孔。炭火要用灰盖上,以不见明火为宜,温度要适宜,要严格遵循操作程序。具体做法:将采回来的鲜花上畚(花的多少以见不到空隙为宜,不宜过厚)。再放入烘房进行第一轮嫩畚烘焙。(晴天采的干花嫩畚烘焙需2.5-3小时,水花需5.5-6小时)此时烘房内的温度约40-50℃(炭火灰上层的温度约80℃,到达烘畚烘花的温度在53℃左右),土法测定是用手放在烘畚上不烫手为宜。烘制过程要经常检查火势和温度,温度过高,花要焙焦,温度过低,会导致菊花变色,从而降低质量,待烘至基本上无水分大约九成干时,转入第二轮老畚烘焙,这时温度可低于嫩畚火力的三分之一,烘焙时间要少于第一轮。到花烘至象色,萼片绿色时,即将花取下烘畚,拿出烘房,放置干燥通风处。这样烘焙出来的花色鲜而洁白,质量好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