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市场(包括
中国在内);一面也在改变其产品结构,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西方社会的
茶叶消费习惯;同时印度茶商纷纷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让优质
茶叶能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一些
茶叶研究机构也正在加紧开发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并帮助茶厂进行生产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
印度政府于50年代通过了《
茶叶法》,该法是
茶叶生产、流通环节的法律依据。印度商业部代表政府依据《
茶叶法》对
茶叶的生产、流通领域实施监督。商业部下设国家
茶叶局,
茶叶局是实行具体行业管理的机构,具有管理生产、出口和制定
发展计划等行政职能,并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负责技术研发和推广。
茶叶局在国内主要茶区都设分支机构。国外在莫斯科、汉堡、伦敦、纽约、迪拜等设立代表处或常任代表。
茶叶局官员由政府任命,经费都由政府提供。但总的来讲
茶叶局职能在慢慢弱化,而
茶叶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职能在加强。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
茶叶产业已有130多年的
历史。斯里兰卡国内每年大约消费
茶叶2万吨左右,斯里兰卡一直在与肯尼亚开展激烈竞争,争夺
国际茶叶出口霸主地位。尽管2004年实现出口
茶叶29万吨,不及肯尼亚
茶叶出口量(32.6万吨),但斯里兰卡仍处世界
茶叶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据统计,2005年,斯
茶叶出口达30.8万吨,同比增长2.83%,并呈现出三年连续小幅稳步增长的态势。期间,斯里兰卡还进口
茶叶719万公斤(占其
茶叶产量的3%),主要用于拼配茶和再出口。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仍是斯
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占出口总量的近两成。
肯尼亚:
茶叶是肯尼亚的第一大出口商品,每年为肯尼亚带来约6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茶产业在肯尼亚为50万人提供了直接的就业机会,相关行业为2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连续十年来一直居斯里兰卡之后。排世界
茶叶出口第二位的肯尼亚,2004年
茶叶出口量较上年猛增了21%,跃居出口第一。根据肯尼亚
茶叶局公布的资料,2005年,肯尼亚出口
茶叶34.9万吨,仍是世界最大的
茶叶出口国。肯尼亚蒙巴萨市是非洲
茶叶的出口港市。蒙巴萨
茶叶拍卖中心聚集了来自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津巴布韦以及非洲其他产茶小国的
茶叶。因此,在这些国家生产的
茶叶可能就被统计在肯尼亚的
茶叶出口中。
日本: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万公顷,总产量8.9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岗、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
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
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生产技术主要由
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由农协统一购置生产机械、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加工,组织化程度很高。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划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
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
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台时产量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
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一般每套蒸青机1年仅开工40~50天,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手工茶每100克卖价高达3万日元,是机制茶价格的10~100倍。
近年来因茶饮料的倍受关注,使日本
茶叶行情一路飘红。但根据日本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后一段时间,茶市场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
绿茶加工厂、茶商都将因库存量多大而一筹莫展。主产地之一的鹿儿岛县茶市场的平均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成。最大产地静冈县预计下跌300日元左右,跌幅为3成。在日本进口
绿茶中,95%来自中国,5%来自越南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
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
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
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越南:越南现在拥有600家
茶叶生产和贸易公司,其中包括234家出口企业。由于越南
茶叶缺乏长久性贸易伙伴,因此易受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所引起的贸易变更也较多,最近一些进口国(商)例如印度制定的新管理条例,对
茶叶进口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例,就使越南
茶叶出口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