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排除渍水防止湿害
我国广大茶区雨水育沛,分配不均,最易造成土壤湿害,尤其是低丘红黄壤地区茶园土的湿害,常常成为茶园高产优质的重要障碍因子。茶园湿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体内有硬塥、粘层、铁锰结盘等不透水层,每逢大雨时,雨水就在土体滞积,如果地形平缓低洼,滞水汇聚,土壤就会潴水造成湿害。二是在山前平地,水库前缓坡,山垅低凹地,由于土体内经常有径流水(如山泉水,水库漏出水及土壤渗出水等)通过。也会使土壤造成长期潜育化。三是在河床两旁的平地茶园,由于地下水位高而使有效土层内充水,也会造成土壤过湿而为害。四是平地茶园的局部碟形凹地,或是原为稻田、泥塘等填为茶园后,由于整地不严格而造成局部低洼,一当大雨来临,四面八方的水向低处汇集,因集水量大于走水量,从而造成临时性积水,这也会使土壤造成临时性湿害,有湿害的茶园,土壤潴水,恶化了水、肥、气、热的协调关系,使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增加,土壤肥力下降,有碍茶树生长,必须加以有效的防止和改良。 对土壤湿害的防止和改良,首先要调查湿害原因。然后在不同位置开设截水沟和排水沟,把径流水截住,从排水沟中排出。截水沟和排水沟可以采取暗沟和明沟,也可暗、明结合。排除湿害的原因之后,对受过湿害的土壤必须经过深翻,晒土风化和施肥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良土壤通气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促地进有害还原物持的氧化,以改善茶根生长的适生环境。
(5)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茶园化肥用量不断增加,农药普及,除草剂大面积推广,尤其是茶区城市化的发展,三废的扩散等,使茶园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三废的扩散等,使茶园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较严重的是由于茶园氮肥用量增加,致使土壤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含量提高。其次,由于茶园大量施用磷肥,造成氟、镉、砷及某些稀土元素的污染,尤其是镉等元素,磷肥中的含量比土壤高数百倍,最易因施肥而造成污染。而农药、肥料有除草剂给土壤带来三氯乙酸的污染也十分普遍。此外,随着某些茶园施用城市垃圾数量的增加,使城市三废在茶区扩散,从而也造成一些有害重金属,如镉、铅、汞、铬、铜等对土壤的污染。因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十分重要。
防止土壤污染,首先要对肥料、农药及除草剂等进行科学施用,防止过量和泛用;其次,要控制城市垃圾的使用,做到严格化验,科学处理;另外,要提高土壤自身对污染物质排除、降解和消化的能力;此外,还要经常对土壤、茶叶、水源等进行监测,一当发现有污染情况,就要及时找出污染源,尽早予以排除。确保茶区的清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