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发布时间 2013-04-03 浏览 51724 次
,亦为祛恶之举。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人们争相出外郊游,野炊宴饮。富人宴于台榭,平民则登高饮酒。少不了的食品是饼饵和菊花酒,据说吃了能使人长寿。陶渊明把重阳节看作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所谓“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并有诗曰:“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饮酒赏菊,确为人生一大乐趣。

十月一日,要吃黍子羹,北方人则吃麻羹豆饮,为的是“始熟尝新”。尝新即尝鲜,泛指享用应时的农产品。

到了十一月,采摘芜菁、冬葵等杂菜晾干,腌为咸菜酸菜。腌得好的,呈金钗之色,十分好看。南方人还用糯米粉、胡麻汁调入菜中泡制,用石块榨成。这样的咸菜既甜且脆,汁也酸美无比,还被人们用来当作醒酒的良方。

十二月八日,称为腊日,这个节日除了要举行驱鬼的仪式,还要以酒肉祭灶神,送灶王爷上天。祭灶一般由老妇人主持,以瓶作酒杯,用盆盛馔品。又说佛祖释加牟尼是在这一天成佛的,佛教徒此日还要烧“腊八粥”。以后,祭灶活动改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就与腊日不相干了。

《荆楚岁时记》不曾提到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也许这方面的内容已残佚不存,无从查考。中秋节是由先秦拜月活动发展而来的,魏晋时已有中秋赏月的习俗,可能还没有形成普遍的风尚。

上述那些古老的节日和饮食,作为民族传统几乎都流传下来,有的还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一些节日饮食虽有变化,但也大同小异,变化不大。节令饮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将得到继承、弘扬、光大。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