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的玉器市场上出现。最早是阿克苏地区质计所南疆宝玉石检测中心鉴定了一批白色手镯,送检人称手镯是从内地玉器批发商手中购得,是一种新发现的“外蒙玉”,价钱最高达14000元,最低也卖到300余元。我抽空考察了中国最大的白玉集散地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玉器市场,就看到很多的韩玉、和田玉、翡翠、碧玉等原料,在店铺中有不少看上去白润的各种挂件、牌子、手镯,所报的批发价格只在几十元至百元,这就是被人称为新发现的“外蒙玉”。店主很神秘的说:“此玉虽出不了证书,但运到外地可以冒充和田白玉,挂件可卖到千元、手镯卖到万元。”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一些专售和田白玉柜中也掺一些“外蒙玉”,售价可高可低,我就是同老板比较熟悉,买这类手镯(图一)、挂件也要数百元以上。再看一下玉商的藏品介绍:“外蒙玉矿带与俄罗斯玉矿带接近,因此玉质同样细腻、温润,因为外蒙料为新产玉料,价格较低,受到广大玉器爱好者和商家的大量买进,未来升值空间巨大。外蒙料手镯洁白、温润、光滑,佩戴手感好。”若你抵御不住如此的炒作及蛊惑,很容易打眼、上当。话说住在我楼上的高姐刚从收藏印章转入玩白玉的大军中,她把千元购到的佛像、观音二件挂件(图二、图四)请我欣赏,并非常自信、喜滋滋地说道:“白而透,似羊脂白玉”。我经仔细观察后说:“现在真正的羊脂玉极少,就是在博物馆里也难以见到。羊脂白玉多数不透明,少数半透明。看上去是洁白无瑕的‘好玉’,越要仔细审视,格外小心谨慎,因为那极可能是一块假玉。”我初步判断这二件质纯、洁白的挂件就是市场上的白玉杀手——外蒙玉”。因此,我专门请江苏省黄金珠宝检测中心的主任咮徳茂、高级工程师李红军对佛像挂件进行了科学检测;主石检测结论为玻璃制品,折射率:1.48(点测),密度:为2.54g/cm3,摩氏硬度HM5,光性特征:晶质体,荧光:粉红色,光泽:玻璃光泽。放大检查:有气泡(图三)。所以,“外蒙玉”是商家臆造出来,就是玻璃制品,市场上被称为仿白玉,行内称料器。为此,用玻璃(料器)仿玉器始于何时,又怎样来鉴别?现以此为题,略述己见,以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