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笔者第一次上手古董铜香炉是童年时,在第一位带笔者进入收藏界的一位前辈家中。当时在前辈家中上手的香炉几乎全部都是清代时期的,甚至连同在收藏视野中都未曾见得明代香炉。接触了那位香炉杂项玩家多年,越发对铜香炉感兴趣。但平日在珠三角的主流古玩市场或大藏家家里,甚至连同广东的一些拍卖公司的预展上所见的宣德铜香炉拍品几乎都是清代,甚至民国时期的仿制品。关于熏香的典故,清代文学家沈三白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记叙:“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芸以沉速等香,于饭锅蒸透,在垆上设一铜丝架,离火半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他与其妻芸在静室里没有去“焚”香,而是“烘”香,以致只闻其香而不见其烟的趣事,被当代收藏家刘鸿伏赞为,很别致的作为。袅袅烟霭可升起无数智慧之星,可升起一个古国的文明影像。不论是古董铜炉还是后仿的熏炉,都很轻易于今时文人墨客的案几上见得。 2013年4月37日 傍晚于【岳宝轩】作者 潘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