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化黑茶”被搬上舞
下一主题:安溪落实六项举措确保
在卞永前看来,天目湖白茶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应是统一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其次,需要整顿规范市场,重视打假,这都需要政府的重视”。卞永前建议当地“天目湖白茶合作社”成员企业强化合作,齐心协力整合“天目湖白茶”这个公共品牌。
我省茶叶界专家也认为,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在巩固品质的基础上,“天目湖白茶”亟待进一步整合品牌,细分需求,拓宽市场。而这绝不是企业所能完成的,需要当地政府的长期规划和积极支持。
“蓓茗”的尝试:从观光茶园到茶香农庄
天目湖白茶的“炽热”不可持续,一些企业已开始摸索另一种转型从单纯种茶到附带观光,再到依托茶叶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蓓茗山庄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蓓茗山庄始建于2007年, 2011年茶叶和旅游的营业额已达2000万元,毛利数百万元。总经理芮卫明告诉记者,目前山庄收入三分之一靠旅游,三分之二靠茶叶,明年年底要达到两项基本持平,到后年要达到三分之二旅游,三分之一茶叶。芮卫明对“茶香农庄”的转型信心满满。
据了解,溧阳现有300多家旅游农庄,尽管毗邻天目湖,但很多山庄实力弱,主要倚赖白茶,大部分仅在维持。一旦白茶卖不出去,往往会被兼并甚至破产倒闭。专家直言,溧阳生产白茶的农庄型企业要有出路,必须像蓓茗山庄一样再次转型,真正进入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发现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