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水土保持工作
近年来,安溪探索总结了四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全面提高了水土保持治理水平和工作成效。变崩岗侵蚀区为工业开发区,在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龙门镇,利用治理崩岗整理出工业用地3600多亩,引进了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旺旺食品等一批大项目;变崩岗侵蚀区为生态旅游区,如引进连捷公司在官桥、龙门开发建设连捷温泉世界生态旅游项目,首期启动区项目悦泉行馆18幢会所已建成投入使用;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区,对官桥镇塘垅等崩岗区进行综合治理,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93%以上;变崩岗侵蚀区为经济作物区,把整片崩岗群整理成水平梯田,种植茶、果等经济作物。3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水土保持资金2.53亿元,治理面积26.3万亩。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工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石材行业全面退出的基础上,关闭了所有立窑水泥厂、黏土机砖厂,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83万吨,关停淘汰矿业落后生产线20条,同时全面禁止探矿采矿权审批。力抓工业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三安钢铁烧结机脱硫工程、污水处理站以及闽华、凯鹰等涉铅行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推动工艺品企业电泳除锈等工序全部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并逐步推广喷漆除锈工艺。培育发展新型业态,依托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引进惠普、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大力培育信息技术产业;依托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引进三安光电、信达光电等行业龙头,大举进军光电产业;出台扶持政策,规划电商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
全力打造“森林安溪”
县域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建设了15个森林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林重点保护区和2个省级森林公园,全县自然保护小区和省级森林公园面积达23万亩,自然保护区覆盖率5.12%。全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3年来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9.45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造林绿化面积21.18万亩,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面加大城区的绿化投入,城区至南翼新城、湖头新城80多公里道路两侧,全部按3行以上标准进行补植绿化;新建或完善了凤山森林公园、龙津公园、金钱山公园、茶叶公园、河滨十里休闲绿化长廊等一批城市园林项目,城镇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38.7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4.09平方米。
强力整治环境卫生
全县24个乡镇均建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垃圾中转站,并配套专门垃圾收集清运队伍,在县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已满负荷运行的基础上,启动二期3万吨项目建设,完成龙门、湖头2个小城镇试点乡镇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分别实施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因地制宜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县有20个乡镇建成微动力、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模式的污水集中处理站25座。目前,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严格落实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生态农业养殖模式,畜禽业实现粪污“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