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籽油,天然咖啡因项目等,提高了茶叶下树率,初步形成茶叶产品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良性循环模式。在产业组织方面,目前湄潭茶产业主要采取公司+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即通过现货市场实现茶农与企业、茶农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发挥服务和加强行业管理的功能。
细雨初停。我们驱车来到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又见一片繁忙景象:从县城向西一直到黄家坝镇,一个个项目在这段8公里长的地段依次展开。
这里既是紧张建设中的工业园,又是未来的湄潭县城南部新城区。目前,整个园区规模已从原来的2平方公里多扩展到20平方公里。
结合湄潭发展实际,湄潭赋予园区“绿色工业平台”、“城市建设新区”、“区域发展中心”三大定位。湄潭县在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高标准规划园区、坚持绿色生态园区定位、坚持“三化”深度融合,让这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县在全省工业园区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他县域发展工业的样板。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园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区内产
业,形成与资源禀赋、人口分布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而随着园区建设的集聚效应,势必在区域内形成资金、人才、物流的流动,从而带动区内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把园区建设成功融入湄潭的城镇化建设。
“园区是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紧密融合的产物。两年后,园区将完成投资150亿元,企业发展到15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人口将达到10万。”县委书记魏在平信心满满地说:“到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300亿元,对全县工业发展贡献率达9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县GDP40%以上,将把园区建设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园区。”
同时,湄潭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两地三区一中心”:国内优质绿茶红茶生产加工基地、茶旅一体化旅游目的地,茶叶综合开发与循环利用集聚区、现代茶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内最大的绿茶交易集散中心,实现“全国茶叶十强县”目标。
归途中,我们一直回味着这样一句话:绿色孕育希望,生态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