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自苦寒来 沃野平畴谱新曲——雅安市名山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年成就
发布时间 2013-06-07 浏览 50268 次
,分管领导现场指导督促检查,推动工作,相关部门蹲点服务,狠抓落实,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各尽其责,保证了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建设上,名山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推进的原则,以建设优质精品工程为目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突出开发效益,注重建设质量,规范运作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加大了项目的开发力度。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名山区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中心,以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重点,本着“集中联片、规模开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工作目标,以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平台作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山水田林路得到了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雏形初显,一批特色产业的壮大和龙头企业的创办,加快了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带动了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中低产田改造、保护性耕作、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更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效益。

  真抓实干强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助农增收

  “烂泥地能变高产田,真是没想到啊!”这是名山区万古乡新庙村农民代邵兵一家最高兴的事,自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村里,一条条灌渠、机耕路通到田间,让代邵兵家的茶叶和猕猴桃亩产在村里拔了尖,“去年,单茶产业收入就达5000多元,加上2亩猕猴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翻了一番。”正在地里除杂草的代邵兵笑呵呵地说。

  茶业是为名山区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千古绝唱概括了名山茶的历史定位,是名山农民增收致富的理想选择。

  方向已定,目标明确。

  10年来,名山区财政局紧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环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提高粮食生产为重点,着力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特别是项目区农民的收入。

  走进该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放眼望去,一幢幢小洋楼掩映在翠微的山色中,地里种植的茶叶茶香扑鼻,汽车在机耕道上奔驰,池塘里鸭欢鱼跃,处处生机盎然,构成了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这正是名山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搭建的坚实壁垒。

  现场实地踏勘、规划、测绘;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组织招投标,组织开工、现场质量监督……一组组刷新的数据也让终日奔波于田间,一心求项目及早实现惠农增收的名山区财政局农发工作人员得以宽心。

  10年来,名山区财政局着眼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贯彻落实“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项目基本指导思想,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共投资财政资金4976.8万元,惠及12个乡镇77个村、512个农业合作社,29975户农户、108419人。共改造中低产田土8.5376万亩,新建灌、排沟渠244.186公里,整治山坪塘14座、新建蓄水池118口,整治和硬化机耕道53.962公里,新建田间生产道路63.475公里,实施测土配方、稻田耕作保护技术3.31万亩,农业技术培训41393人次。新建1万亩的大中型茶叶种植专用基地1个,改建8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1个,安装生物杀虫灯180盏。

  12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