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茶协召开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13-07-08 浏览 50494 次
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茶标准、统一加工销售的办法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通过支持企业标准化加工将加工环节做大,通过规范地域品牌将销售企业规模扩张,严格杜绝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产品上市。

  现在社会较为关注的业态,消费外地茶多的现象说明我们本地茶供不应求,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彰显出青岛是一个开放型、包容型城市。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同时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除了生产者自身的自律以外,需要执法部门的严管和监督。市场环境方面,需要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假冒伪劣茶,不要贪图小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青岛市果茶花卉工作站副站长张云伟:

  本土茶叶崛起的发展趋势

  历史上青岛并无茶叶种植,茶叶引入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南方茶区是茶叶的诞生地,山东是次适应区,然而工业支持、科学技术保证了本地茶叶种植的可行性。早期山东不产茶却是茶叶消费的重要省份,也是一个中转站,江浙等南方茶叶运到济南,茶叶贸易很发达,我市现在十万亩的茶叶规模则是二十世纪末形成的。

  打造滨海茶产业带,需要与农村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相结合,崂山区作为一个国家性自然保护区,目前来看未能做到茶区与人类生活区域的清楚划分,这样过多的生活污染对茶叶的安全生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市的茶叶产业带,北起即墨凤城经崂山沙子口、北宅、王哥庄,南抵胶南的张家楼、铁山等。滨海公路实际上是在茶叶产业带之后出现的,这个产业带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有关茶业科技创新和升级问题,需要向南方先进省市学习,近几年引进了四五十个新品种,建立了一些示范园,再有引进新的工艺和设备。近期要召开一个全市茶叶新工艺制茶的会议。规范茶叶的外观势在必行,依靠科技通过改进工艺在卷的、扁的这两种形状为主的情况下提高茶叶质量。

  品牌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地茶业面临的问题是种植面积小品牌多,每一个品牌背后支撑它的规模太小,直接影响批次的供应。品牌整合并非将市场中现有各类小品牌消除替代,而是全青岛的茶叶品牌合力冲击国内市场。

12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