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大红酸枝木料目前的进价是2万至5万元1吨,相比去年年底涨了10- 15%。长盛不衰 “黄金有价红木无价”对于中国人来说,对红木特别是红木家具的喜爱,几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这种文化与实用双重层面上的青睐,加上红木本身的稀缺,使得红木收藏与投资始终长盛不衰,因此有“黄金有价红木无价”的价值观。红木并不是指一种单一木材,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红酸枝、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等诸多珍贵木材的总称。红木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一些珍贵木材的逐渐消失、以及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一些之前不属于红木的材质,也可能被红木这个概念所囊括。不过总体来说,业内对红木有“一黄二黑三红”的说法,代表着红木中价值最高的几种木材:黄花梨、紫檀以及红酸枝。所谓“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在我国明代,高级家具所用木材即大多以这三类为主,曾被列为三大“贡木”,备受当时上流社会的推崇。这三类红木的价值可谓历久弥珍,近年来涨幅最大的红木也正是这三类,其中红酸枝尤为突出,涨幅达30%以上。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红木耐久性强、易于保存,特别适合拿来加工成家具和艺术品。加上原材料的珍稀,红木制品常常具有极高的投资与收藏价值。无论是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红木家具,还是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精巧红木艺术品,都融合了艺术价值和实用性,这也是红木能够走俏的重要原因。像古典红木家具,除了本身材质珍稀外,其制作工艺往往也十分高超,比如其榫卯往往非常精巧,许多结构形式也直接源于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设计十分合理,具备深厚的美学内涵,往往体现着我国古代高超的传统工艺水平。因此,价值极高的优秀红木制品,往往在工艺和材质上都出类拔萃。胡老板就告诉记者,有价值的红木制品必然具备“形、艺、材”。形——形体,做出老家具的形态,做的像,线条流畅,有神韵;艺——工艺,看得见的雕花,一目了然,看得见精细程度,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东西,家具的榫卯结构,家具的榫卯结构是非常讲究的,一个家具用几百年全靠这个;才——材质,这三点决定了红木制品的价值。与其他木材不同,红木是以重量论价,而不是以体积论价的。而随着时间推移,红木制品一直都在稳步升值。比如目前,仅一套红酸枝的皇宫椅就已达到4万元左右,一张床达到了18万多元,并且还在增长。投资者众 80后一代杀入市场近几年,红木投资的上涨趋势让早期从业的商家与购买家具的消费者,均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在这种增值效应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一市场,其中既有传统家具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也有以投资升值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客,巨大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 “限行令”出台,红木稀缺性进一步凸显,一直处于升值曲线的红木制品市场价格会进一步上涨,整个市场会出现火上加火的趋势。面对不断看涨的原材料价格,很多红木收藏爱好者也看到了商机。“对于红木行情的走势及投资前景,我很看好,红木砍一棵,少一棵,将来会越来越显珍贵,价格也肯定越来越高。再加之越南、老挝等红木原料国加大力度限制红木的采伐,同样助长了红木价格的攀升。现在手里有些闲钱,想做点别的投资,楼市、股市都不踏实,就买了些红木家具,希望能有所回报。”正在选购红木家具的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表示。而有李先生这样想法的市民并不在少数。有很多顾客来购买红木家具是出于使用兼投资的目的。与此同时,“盛世古董”的观念一直被国人所追捧,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收藏、投资红木家具,不论是使用还是潜心投资,红木家具的“含金量”也似乎越来越足,消费群对其保值、升值的空间逐步看涨。另外,近年来闹得众人皆知的洋家具事件,将会使一大部分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由洋家具向红木家具转变。与此同时,最能体现红木市场持久吸引力的是投资者群体出现的年轻化趋势。在购买红木家具的顾客群中,过去是以四五十岁并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人为主,但是现在,70后、80后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起红木家具。今年28岁的赵先生是一名医生,他告诉笔者,他的婚房是中式风格,中国传统的红木家具最合适。但由于经济原因,现在红木家具只购买了一张罗汉床和两张官帽椅做点缀。但赵先生表示,他打算在今后慢慢把红木家具一件一件添置起来。市场上以前可能会有零星的一些富二代来买红木家具,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市场调查人员的反馈发现,购买红木家具的70后、80后逐渐多了起来。一位红木制品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以我们店的情况来看,虽然中年人还是我们消费的主力,但30岁左右的顾客明显多了起来,数量已经占到了总客户数的20%左右。这些年轻人消费能力还不强,主要是购买一些红木家具散件回家做点缀之用。”作者 投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