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古兵器收藏市场大起底
发布时间 2013-09-10 浏览 49906 次
出底价3倍多的的拿破仑镀金宝剑,冷兵器收藏的记录频频产生。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古兵器如此惹人眼球的魅力?500人1000把刀的市场武汉收藏家、正宗刀剑论坛创始人许一兵表示,“古兵器的收藏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般的古玩,更多的是因其集中了一段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因素,远可以溯源求知,近可以把玩傍身。在很多国家刀剑几乎都作为高端收藏品进入上流社会,例如日本最大的刀剑收藏群体就是当地的著名财阀。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再加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自由市场上的古兵器存世量少之又少,这一因素似乎也使得那些流入藏家手中的藏品更像是一种保值理财产品。”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刀剑艺术委员会顾问、刀剑修复与研磨委员会主任委员闫民圈内人称“刀匠”的刀剑修复与研磨委员会主任委员闫民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来看,历朝历代良好兵器制作的成品率很低且成本高,限制了其产能,再加上兵器历代均由政府控制,很难流进寻常百姓家。因此,时至今日能够得到一把几近完整的古代兵器已经十分难得,甚至于圈里人也只能通过熟识的圈子互相流动交易手中藏品。尤其唐代以前的完整刀剑全国都没有几把,元代以前的完整刀剑随随便便都能够卖到10万元以上。”或许,造成刀剑持续升温的原因不限与此。在锻造技艺第六代传人、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馆长刘文涛的眼中,一把古剑从刀柄到刀身再到刀鞘,无处不散发着集古董、军事、历史、科技、技巧等合众为一的艺术气息。“刀剑不再是武夫的代名词,我的收藏圈朋友中不乏国内美术学院和大学的教授以及跨国公司高管等高级知识分子。”刘文涛认为,“古刀剑用它所代表的独有的文化、气节、尚武精神吸引了一大批的藏者接踵而至,这种把杀气和情趣、威势和财富、气节和尚武精神熔为一炉的生活方式,也注定了它们一旦被藏家收入囊中就很难‘吐出来’的现实。”如果说是500人在玩1000把刀,一点都不为过,作为收藏“主产品”的中华古兵器虽然稀少,但圈内的藏家数量与其他收藏大军相比也不是很多。闫民说:“由于运输困难、国家刀具管制及市场不重视、升值速度慢等因素影响,据我所知国内最早进入这个圈子的大藏家中已经有8、9个退出了。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比市场容量要小很多,相当一部分普通藏品20余年的涨幅基本没有超过一倍。”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