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钻石品牌进驻商场多半在边厅和中岛,直接占去了60%以上的成本”。通灵珠宝总裁沈东军对于钻石成本和销售的价差则有另一番解读,“无需去讨论某个品牌因为其品牌魅力而溢价是否合理,作为舶来品的钻石,其消费特性本就带着超乎其他商品的品牌体验,暗含的文化价值和品牌意义在价格体现里自然有相当大的比重”。“坑爹价”来自双重属性如同奢侈品的高价,钻石也无法避免在创立品牌过程中的宣传、公关、形象创意、活动赞助等各项“软成本”,也就是品牌溢价。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员孙伟表示,“钻石作为一种矿物,它本身就有一定的稀缺性,尤其是大体积钻石,十分稀有。同时,裸钻石加工成为珠宝,要经过比较专业化的加工,还有戒托、项链等附属品的设计制作等,这些后续的加工、制作、营销,就形成了品牌,有了品牌溢价问题”。然而专家分析,钻石不像一般的奢侈品那样,品牌溢价占据价格的绝大部分。因此,钻石是原料的稀缺性、加工工艺、品牌的溢价、最后是“爱情信物”的文化需求,这些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就是钻石价格在流通环节中翻倍加价的深层原因。作者 姜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