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去积累经验,此后才会获得行会的开业许可。为了取得相关凭证,这些学徒会随身携带签名册让工作室的主人们留字为证。这可以说是签名收藏成为一种群体行为的开始。这种行业实践让很多人意识到,将不同的手书和签名聚集到一起,会产生一种社会价值,会对收藏者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有所助益。不过,这种收藏还是一种以实用性为目的的收藏,被收藏者也不一定是名人或大家。注重藏品背后故事真正将签名收藏作为一种爱好和休闲,且形成社会时尚,是18世纪的事。那时,欧洲的上流社会开始追捧大文学家、政治家和其他知名人士的书信、手稿。起始阶段的收藏重点是已故名人的手迹,比如,大诗人弥尔顿和欧洲各皇室已故成员都是被收藏的对象。到了19世纪,在世名人名流的手迹也加入了被收藏的行列。这些藏品大都是通过非商业性的私人渠道流动的。在当时那种社会阶层和等级都还分明的年代,能够拥有这类藏品,无疑是对收藏者本人社会地位的彰显,使得收藏者在他的社交群体中更受重视和尊敬。历史继续延伸,收藏的概念也不断演变,像福布斯这样的近现代藏家不只看重藏品的名头,也同样看重藏品背后的史实和故事。一件藏品是否和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是否与一部名作相连,是否显示了某位名人不为人熟知的某种行为方式、思维取向,甚至个人隐私等等,都成为藏家们考虑的因素。对这些藏家来说,一件好的藏品可能提供一个特殊的,仅为少数人所知的历史视角。这不是从史书上读来的历史,不是被别人诠译过的间接信息,而是从握在手中的实物中感悟或挖掘出来的,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别有一番韵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曾经将玩签名收藏比喻为与历史人的私人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