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拍卖公司经常炒作一些中青年画家的平庸之作,直接导致了书画市场价格不合理,甚至出现了大师作品卖不过自己学生的现象。
诚信就是品牌
谈到赝品,蔡秋生坦诚的说:"市场上有赝品,哪个公司都有,但比较而言我认为还是真品多。可能有的藏家看到自己研究的几个大名头在拍卖公司上拍的都是赝品,就认为拍卖公司全是假货,这样未免有些武断,不能'一杆子打翻一整船'。"因此,他认为要实事求地分析市场,可能真画的名头小一点,画的品质差一点,但毕竟真品还是占大多数的。
当然,赝品对市场危害不小。蔡秋生笑着说:"有的小拍李苦禅的画才卖100元一张,那不是亵渎人家画家吗?不懂行的人一看,李苦禅的画也就能卖这价钱,对这个市场没什么信心了。做我们画廊这行,必须有人缘、有品牌,尽量不卖假画砸了自己的招牌。像'荣宝斋'这个品牌就几乎等于没有假货,我们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买家应有自己的判断
蔡秋生认为买家鉴定和收藏书画作品也应该理性,尽量多接触真迹,对书画家的笔法、设色、风格演变等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假画必然有破绽,"有的造假者形画得好,但笔墨不行;有的笔墨好,形掌握不好;有的形、笔墨都掌握得好,色彩又不对;色彩对了,题款又可能不行;提款行了,印泥色又出问题,总之假画绝不会跟真画完全一样。"尽管如此,买家还必须得敢买,不怕买假,只有不断地摔跟头,才能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
"我们属于鉴定的实力派,冲杀在第一线,拿真金白银买东西,所以说话肯定会实事求是。"蔡秋生认真地说,鉴定家各有专长,不可能什么都看得了,凡是号称什么都能鉴定的,那肯定不是真正的鉴定家,所以买家千万不能迷信专家和鉴定证书。
书画市场的春天不远了
采访最后,蔡秋生坦然说起自己画廊的生意,跟前几年比起来,现在确实冷清了不少。他们也相应压缩了规模,平时该买二三十张画的情况,现在一般只买两三张。即便这样,全国还有几十万家画廊,因此就整体而言,画廊的小市场还能支撑下去。
蔡秋生说,艺术品市场潜力很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股市一天的交易量是1000亿,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年的成交额才150个亿,如果把股市一天的交易量放到艺术品市场,那就能平地涨十倍。"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不能灰心,只要拍卖行提高自律,适当削减数量,并把好质量关;画廊也坚持质量至上;相关管理机构能适时调整政策……只要大家都各尽其责,中国书画市场的春天必将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