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完整性”。要认真看清是否残缺,是否填过部件,行话称为 “扒散头”,这些都是影响古董家具价值的要素。■红木双面雕太师椅4只(清) 起拍价:3万
“当!”随着拍卖师手起槌落,中国古典家居艺术展示拍卖会上的第一套拍品“竹木刻对联”成交了。这是记者9月22日下午在二十一世纪饭店世纪画廊举行的“中国古典家居艺术品展示拍卖会”上目睹的一幕。
据悉,本次由北京中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以拍卖古典家具为主,加拍名人字画,参拍的古典家具有300余件套,书画近300幅,是古典家具拍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拍品展示打破传统布局,将参展和参拍的家具按明、清两代样式和居室的艺术风格划分格局,独创“进大宅门,看拍卖会”的形式。拍卖会吸引了全国各地收藏人士200余人,经达4个多小时的激烈竞拍,成交额超过百万。
会后北京中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德生表示,本次拍卖会的火爆程度虽然没有达到预期值,但并不可否认古董家具确实已成为收藏界的新热点。随着观念的普及和市场的成熟,古董家具将进入更多收藏家的视野。
古董家具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的功能。制作于百年之前并完整保存的家具可称为古董家具。所以除了一些排队等待升级为古董家具的民间家具以外,整个古董家具的数量将会减少,不会增加。物以稀为贵,升值的前景自毋庸置疑。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旧家具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重视,它的设计思想也蕴涵着与环境相协调的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旧家具应该比纯艺术品更值得珍爱和研究。
据当代文物收藏家田家青先生分析,从投资角度讲,中国古典家具的升值潜力并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个境界:
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只有两类: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亲自监督、宫廷艺术家指导、挑选全国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里制作的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在海外拍卖市场,一件这样的家具拍卖额动辄就在六七百万人民币上下,而在20年前可能只卖几百元。
这两类家具存世至今估计总共不超过一万件。虽然当今价格已很高,这两类家具仍是最具有升值空间的,而且几乎没有风险,但条件必须是真品,而且保存状态良好。当今收藏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造假太多,极易上当。那些对明清家具不很了解,但又有钱做这方面投资的人,不妨选择去一些有信誉的拍卖行,这样会保证投资的安全。
对于那些没有太多钱,但又对明清家具感兴趣的人,也有投资渠道。不妨选择明清的民间家具收藏,原因很简单,这些家具的价格并不比现代家具贵多少,不过其升值空间相对要小得多,保存10年增值幅度大约在几千元内。这类家具大都是榆木、核桃木、楸木等软木木材,江南产的艺术价值较高,山西产的大多仿北京宫廷式样,广东的则受西洋风格影响,这无疑为有艺术鉴赏力的收藏者留下了一个选择的空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中国乡村家具,尤其是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家具,受到收藏者的关注,这一市场的前景不错;另一方面,中国现在没有新的品牌家具,而在西方,尤其是在北欧国家,有许多著名设计师专门为客户设计品牌家具。将来,国内也会开拓品牌家具市场,把家具作为艺术品来设计,开发出一些设计师单一设计或限量设计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