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漆器及工艺
发布时间 2013-11-30 浏览 50554 次
学术价值。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有十几处描述了漆几、漆盒,漆盘、填漆床、黑漆嵌蚌楹联、螺钿柜子、泥金屏风等漆艺家具工艺品。

北京近代民间漆作的兴衰

北京近代民间漆器、漆作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清末至1937年是北京漆器作坊的兴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几十年间陆续开业的漆器作坊有十余家。这些作坊之开业缘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原皇宫中的漆器艺人在辛亥革命后自开作坊;二是清末即有民间私人作坊,多是通过太监拉关系,应宫中之活;三是漆器作坊中的艺人出师后自开作坊。

如“英明斋”创始人苏明堂是清末皇宫中的漆画首领。辛亥革命后,苏明堂流落民间,在金鱼池精忠庙旁开办了“英明斋”。苏明堂桃李满园。他的弟子侯松山开办了“瑞兴斋”,侯之弟子姚林五又开办了“升利”;而苏明堂的另一再传弟子陈瑞兰则开办了“瑞丰斋”。除此还有:华丰斋、中和局、兴一局、隆和、关记油漆局等,还有几家无字号的作坊。

第二个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1949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萧条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后,使北京的漆器行业面临灭顶之灾。除少数一、二家外,纷纷倒闭。有的作坊则改了业。艺人们流离失所,其景况十分凄惨。日本投降后至1949年,漆器行业亦未见恢复。

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1956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恢复时期。由于漆器工艺品可以给国家换取外汇,所以在国家的扶植和发展手工业政策的指引下,一些过去的掌柜重操旧业,再招旧部,收纳新徒;一些艺人也自开作坊。到1956年,北京18家漆器作坊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联合建厂,命名为“北京金漆器镶嵌厂”。

目前,北京金漆镶嵌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漆器生产厂家之一,北京金漆镶嵌厂产品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官廷艺术,形成了端庄华贵、古朴典雅的北京风格,在祖国的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主要有以镶嵌、彩绘、雕填、刻灰、包镶、断纹等工艺生产的屏风、牌匾、柜橱、墩几、盒盘、摆件等计3000余花色品种。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不同工艺各俱千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