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价格通常由艺术性、工艺性、年代、完整性、木质和稀有性等决定。有人根据家具木材的差异对不同材质的古旧家具价格进行了排队,按价格高低排为黑、黄、红、白四种,黑即紫檀木,黄即黄花梨,红即红木(南方人又称为酸枝木),白即其他材质的木材。也就是说,紫檀木家具在同时代、同品种的家具中卖价最高,其次为黄花梨木家具,再次为红木家具,最后则为其他材质的家具。前三种家具均为硬木家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富户大室才使用得起的家具。后一种家具大多为榉木、榆木、柏木、核桃木等其他材质制成,在普通百姓家里常能看到。这些年来,由于硬木家具逐年减少,因此一些做工精美的杂木家具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如1998年北京地区某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明式榉木大翘头案(248×49×53厘米)卖到了1.98万元,另一件清代制作的榆木黑漆大罗汉床(254×150×87厘米)成交价为3.08万元。足见这些杂木家具价格之高了。
目前在南方较为畅销的家具是八仙桌、条案、太师椅等厅堂家具,这类厅堂家具的价格要高出其他品种的家具。而在北京受欢迎的是小巧、文雅、陈设性强的家具,如花台、花几、书柜、字台、美人榻等,当然这些也并不绝对。一些最新仿作的古旧家具价格也高得惊人。笔者最近在北京一家经营古典家具的店中看到,一把嵌螺甸镶大理石面的新做红木靠背椅(包括一件小脚踏),店主竟索价1万元,而店主声称这还是较低的价格。现在,在一些旧货市场,如北京黄城根旧货市场、朝阳区旧木器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海西藏南路的古玩市场等,都可以买到古旧家具。有人估算过,古典家具的年升值率约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说明了古典家具的收藏确实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笔者认为,收藏古典家具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保值投资行为。
随着古旧市场交易的进一步放开,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家具收藏者的行列,传统的家具也会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