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开元堂掌门人郑明群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中的代表,他说,老祖宗世代传承下来的制茶技艺,他情有独钟,更是希望传承光大,把茶做到更好。为此,他特地选择了一些地点,种植健康、生态的茶,恢复以前有性繁殖的种植方法,把遗失的老岩茶品种找回来。
正如郑明群所说“要将遗失的老岩茶品种找回来”,武夷山人立志要建立起一个茶叶指标的数据库,用它来打造武夷岩茶的行业标准,更好地传承武夷岩茶。
武夷山迷人的景致和大红袍飘逸而出的醉人茶香,令两岸记者印象深刻。寻访武夷山的茶,不能不到一个叫下梅的古村落,这是清朝时享誉海外的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
清雍正5年起,清政府开放的恰克图外贸口岸为晋商创造了无限商机,茶叶就是从那里出口的主要产品,是中俄贸易的大宗产品。武夷山下梅村,也就成了万里茶叶之路的起点。漫漫茶路,由此缓慢而坚定地迈开了步伐。
下梅的精华不只在于世代以茶为生的淳朴民风,还有那小桥流水、廊檐黛瓦,更浓缩于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中。作为万里茶路历史见证的下梅村,现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前来采访的台湾记者陶醉于如此精雕细琢的老房子,啧啧称赞。台湾《民众日报》总编辑特助、大陆事务部主任许永传认为,两岸所有自诩懂茶的人,都应该从下梅村开始,走走这条老路。
近年,武夷山在传播中华茶文化、推动两岸茶业交流合作中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中共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市委书记梁伟新接受两岸媒体采访时称,武夷山已经连续7年在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和两岸茶王争霸赛中邀请台湾茶农、茶企以及台湾农会参加,提升两岸茶叶交流、合作规模。
同时,武夷山也组织众多茶农、茶企赴台参观考察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和经营管理,仅今年就组织三个团队到台湾参访交流茶叶文化创意产业。武夷山茶叶文化创意产业也委托台湾相关机构办理。
梁伟新透露,明年初武夷山将开通到台湾的空中直航航线,台湾游客将从今年的八万人次提高一倍,更有机会增进两岸茶业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