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端砚起点要高:选砚要看韵味
发布时间 2013-12-24 浏览 50186 次
这种玩砚方式,在他看来,一方面这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也可以寄情于铭文或者印刻,鞭策自己。他介绍说,在《宝鼎三年陈氏作》的拓片上,他就故意盖上了一方“曾为五斗米折腰”的印,既是对自己曾经生活艰苦的一种提醒,也是对自己不懂世俗的嘲笑。而在同一张拓片上,也盖上了一方“旧事已随流水去,此生专为砚琴来”。原来作为砚台藏家的张得一,也喜好古琴。他认为,之所以砚台能凝聚某个年代的文化信息,就因为玩砚的人喜欢通过砚来传达一些当时的想法或者追求。黄海涛:为砚台做拓片赋诗词《香雪海:士人心扉》是开悟堂主人黄海涛收藏并题诗的清代及当代梅花专题砚主题,他收藏的主要是古代砚台,他强调“与张得一对汉砖瓦改制不同,这些砚台是不能修的。”那他的玩法是怎样的呢?原来他为每一方收藏的砚台做拓片和赋上诗词。来重新诠释砚台的意义。其收藏的砚台其中有《寒梅砚》《枯枝梅砚》《梅桩砚》《墨梅砚》等10多方以梅作为主题的砚台。欧忠荣:喜欢参与砚台设计《得天趣:道法自然》是拿云楼主人欧忠荣先生设计、监制并题铭的近年砚作的展出主题。与前两位不同的是,欧忠荣所藏砚台大部分为新砚,在参与的程度上,可能相对会更高,他除了撰写铭文,更参与设计、监制砚台的形制。欧忠荣说“我每次买回来的砚,都会经过改动再当成是自己的藏品,有时候自己直接改,有时候就请别人来改。每次都是当一个砚师改到无法再改的时候,再请第二个人接着改。可以说,从来没有一个砚师、一个砚工可以独立完成我的砚台,或者说没有一个砚师、一个砚工可以一次完成我的这个砚。有时候一个砚台从开始到完成,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欧忠荣认为,投资收藏端砚,起点要高。初来乍到,宜专注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这“三大名坑”,以免分散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经比较分析,不同坑口之间升幅的差别甚大,基本上都是名坑比一般坑口升值快。买几件优质的老坑,两三年后就有不错的回报;而宋坑要买一大堆,若干年后成批量卖出去,才会有一些回报。他表示,端砚的坑口庞杂,初入行者对端砚的认识有限,什么坑口的砚石都收藏,容易上当。只收藏那些特征明显、石品好、坑口无争议的名坑,才不用白交“学费”。这是一个回避风险的好办法。若干年后,随着对端砚认识的加深,可以陆续扩大到收藏一些其他坑口的砚石。甚至可以收藏一些坑口似是而非、石品花纹奇特的“异品”,主要是用来作教材和标本,以提高自己识别坑口的能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