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拍卖揭示赏石市场走势
发布时间 2013-12-24 浏览 49962 次
定的天然造型、图案、纹理、色彩、韵味的独石,再融入人的思想、情感,折射人对艺术的感悟,配上底座后,才能称之为观赏石。赏石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和竹文化一样,在中国文人圈里享有重要的地位,各种奇石历来是文人墨客们笔下予以抒情言志的常物。与现代观赏石不同,进入拍卖收藏市场的,是有传承的古石,多为以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英石)为主的文房赏石和庭院赏石。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举办的观赏石专场拍卖会已经不下数十次,但最具影响力的,还是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会上举行的“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这场专拍的拍品由台湾地区著名藏家黄玄龙提供,共上拍27件拍品,其中赏石14件,除了一件未成交外,共成交1839.22万元,其中赏石13件成交1432.9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8%,平均每件赏石成交价达110万元。最高成交价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为384.75万元,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有5件。翦淞阁的拍卖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韩叶露坦言:“翦淞阁的那场拍卖,带动了整个市场,辐射到内地就使当时很多人开始去关注和了解传统赏石的价值和价格。”然而,石商和石农竭泽而渔的开采让告罄的石头拉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比如灵璧石有着千年的开发历史,其传统产区灵璧县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2年,约采挖50万块石头,近几年来,每年都要采挖10万块。面对如此惊人的采掘速度,以储量巨大著称的灵璧石同样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如今,当地政府开始出面限采,有限的资源让精品石头的价格扶摇直上,精品石的曲高和寡与大量低端石头的无人问津、面临淘汰成为目前市场的基本特征。“传统赏石的圈子非常小,局限于收藏或拍卖市场,大的收藏家很少去拍卖市场,我们也不敢拿真正的好东西出来,大藏家都是从熟悉的私人手上买。”作者 曹原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