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毛峰|安徽名茶
发布时间 2013-12-24 浏览 52890 次
、透水性好,PH值为5.5~6.0。茶园多分布在500~700米的高山峡谷之中,生态环境良好。

    根据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调查研究资料,下闵园海拔500公尺左右,道僧洞海拔870米左右,4月下旬下闵园与道僧洞相比,气温高2~3℃,地温高4℃,空气相对湿度低2~4%。下闵园茶园土壤水解氮略高于道僧洞,而速效钾则稍逊。

    黄石溪毛峰以外形匀细、香气高长著称,闵园毛峰则以外形壮实、滋味浓醇显优。从1984~1986年三年的化学分析资料看,黄石溪毛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而闵园毛峰的多酚类、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占魁。由于生态环境等影响,形成山南山北两种毛峰茶天然风味和化学组分的差异。独树一帜,各有千秋,而采制技术却大体相同。

九华毛峰采制工艺

    九华毛峰于4月中、下旬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按鲜叶芽叶组成分三等。一等: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基本上无对夹叶;二等:一芽一、二叶占60~80%,有少量对夹叶;三等:一芽一、二叶占40~60%,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同时要求无表面水,无鱼叶、茶果等杂质。采回的鲜叶摊放待制。

    九华毛峰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杀青用桶锅,投叶前锅温上升到150~160℃,要求锅温稳定,先高后低,出叶时保持125~135℃左右。投叶量0.5公斤左右,嫩叶适当减少。杀青时间约6~7分钟。杀青以抖为主,抖闷结合,要杀透杀匀,无焦叶红梗。杀青过程减重率35~40%。杀青叶出锅后放在小簸箕内,撼簸二三下,散热去湿,簸除焦叶、碎片。

    揉捻:轻揉1~2分钟,待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基本成条即可。揉捻时,结合解块散热2~3次。每锅杀青叶,单揉单烘,及时烘焙。

    烘焙:烘干分毛火和足火。毛火用三只烘笼,按温度90℃、80℃、70℃,先高后低,顺序移动。第一、二只烘笼投叶量为一锅杀青叶,第三只烘笼为二锅杀青叶。掌握高温、勤翻,翻匀摊平的原则。毛火叶含水率不低于8~10%,下烘后摊凉。足火文火慢烘,温度60~50℃,每烘笼投叶3~4公斤,烘6~8小时,干茶含水率3~5%,下烘后趁热装筒。

    九华毛峰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稍曲,匀齐显毫,色泽绿润稍泛黄,香气高长,火功饱满,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柔软匀亮成朵。

    为了恢复九华山历史名茶,安徽农学院茶业系与九华山管理处共同研制恢复了“东岩雀舌”和“南苔空心”,并已投入批量生产。东岩雀舌为选采一芽一叶初展的肥壮芽叶,炒制方法与九华毛峰基本相同,只是杀青后期理直茶条,直接上烘,采制比九华毛峰更精细,形似雀舌,应属九华毛峰之极品。南苔空心为选采一芽二叶,要求梗壮芽肥,嫩度好。杀青程度偏嫩,后期结合理条,不经揉捻,高温烘焙,促进嫩茎膨胀,形成“梗空如筱”,成茶具有高火焦香,冲泡时,梗蒂朝上,旗枪倒挂,似僧尼拜佛,颇有九华佛茶之炒趣。
T2i3GyXCtXXXXXXXXX_!!1045997245.jpg
九华毛峰 安徽名茶 绿茶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