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有“知情人士”爆料,此帖早年曾出现在上博,后又由上博流出。这一复杂的来由,与上博官方的这次匆匆表态有无关联?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机构,或许上海博物馆有说明原因、以正视听的义务吧?
与此同时,我创办的龙美术馆在这次事件中也受到了无端的牵连。龙美术馆原本是我投资创办的公益性艺术机构,且不用说在前期建设上投入的大量资金,即便是维持它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可观的运营成本。好在自龙美术馆成立以来,得到了文化部、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才有信心把私立美术馆作为百年大计运营下去,为爱好艺术的民众服务。这次龙美术馆对外表态将要展出《功甫帖》,只是出于与大家分享古代艺术瑰宝的美好初衷,而上博将其定性为“美术馆展出伪作”,这使龙美术馆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在如何排除舆论干扰,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方面,上海博物馆是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的。因此,龙美术馆管理方也委托我向上博方面请教:一、1999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所展出的全部四十余件作品皆被专家学者和画家后人指证为伪造品,你们是如何向民众做出解释,并顺利度过信誉危机的?二、2003年,上海博物馆耗资450万美元公款,以当时中国书画作品的最高价格在海外收购四卷《淳化阁帖》,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你们除了将宋代原版“祖帖”的说法改称“最善本”,又是如何说服官方和民众,这笔公款收购完全是物有所值的?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民营美术馆这种新生事物是一种十分脆弱的存在,除了国家政策的护持,也离不开国营同行老大哥的帮助,还望上博不吝赐教,帮助龙美术馆这个小兄弟健康成长。
最后,我还是要感谢在这一事件中,保持公正立场、心怀善意的所有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我个人的委屈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客观还原《功甫帖》以本来面目,共同营造并努力维护传承中华文明的良好氛围。希望上海博物馆本着国家公益文化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有以教我。
(韶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