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概况
发布时间 2014-01-05 浏览 53551 次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被迫打开国门。接二连三的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观。

从家具的工艺技术和造型艺术上讲,乾隆后期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个时期片面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琢。以多求胜,物极必反,过多的奢华达到极至之后,衰落已露出迹象,乾隆时期的家具已经告诉人们对未来的茫然,除了复杂细密的装饰,已无更多的标新立异,而是不知所措。嘉庆时期曾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从当时皇家造办处的文件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量的减少,家具生产日益衰落。这一时期的民间家具多以仿宫廷风格为主,只是更简陋更粗糙,毫无创新可言。

道光年间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国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任意宰割。家具业也随之结束了它曾光辉灿烂的岁月,连光绪皇帝大婚的家具也都交由民间木器作坊随意制造,其粗俗、简陋令人难以置信。民间家具以京作、苏作、广作为主。尽管京城集中了大批能工巧匠,但所制出的家具却呆板乏力;苏作家具一扫往日的高雅朴实,而变成僵硬、程式化,江南一些有名园林中所保存的硬木家具便是这一时期的产品;广作家具更多地受到外来家具的影响,狮爪脚、贝壳饰、卷草纹等在广作家具中多有出现,但仍免不了产生堆砌、罗嗦的感觉,而且做工粗糙。

研究、欣赏、鉴定古典家具有赖于相关资料,实物是一部分,来自于传世或出土;其它的来自于墓室壁画、其它材料制成的模型、传世绘画、书籍插图以及文字资料。我们的先民有厚葬之风,为我们在地下留下一部历史,具体而形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它们进行纵向的对照、比较,横向的分析和辨别,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家具的发展脉络。

所谓纵向的对照、比较就是要把家具的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纳入大的历史背景当中去,经过对照、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相互之间的承袭关系和形制上的变化;通过分析家具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联系,可以明确各个历史时期家具风格变化的路线和特点;研究各朝代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方面的进步,可以掌握家具制作、材料使用、工艺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所谓横向的具体分析和辨认,是指从造型、工艺、材料、装饰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造型是最重要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家具造型上流有明显痕迹,比如说唐代的家具造型上是圆形,而宋代则是以矩形为主,明代家具则呈现出比侧匀称,挺拔秀丽为特色,清代早期则是以宽大浑厚为主。装饰特点也是识别家具的重要方面,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题材和内容,在手法、装饰纹样上也都各不相同,例如明代喜用小面积浮雕或透雕,而清代则喜欢大面积使用雕、镂、刻、嵌以及金银彩绘等装饰手法。此外,对材料的选择、卯榫工艺的不同也都是重要的方面。以上诸项要整体把握,综合分析,联系背景,仔细辨别,才能认识古典家具的真面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