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终于又看到上亿的拍品出现了,譬如,黄胄的《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成交。另外,有些拍品在价格上有了大幅的提高。“不过,如果说拍卖市场的又一个春天来了,我觉得未必。”从2013年的经济形势来看,总体上并不乐观,当然2014年的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包括地产的走向等。“所以,从书画市场这一板块来看,我个人并不是很乐观。”毕竟,从2013年整体情况看,很多大货都没有卖掉,甚至有些成交的拍品到后期并没有完成付款。“后期付款出现一拖再拖的现象,我个人觉得500万、1000万以上的拍品卖出去很难,除非是特别精的作品。”发掘新热点据韩斗介绍,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并没有摆脱征集难和藏家惜售的两大难题。“拍卖行业越来越不好做,竞争非常激烈,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我们过去到上海征集拍品去2趟就行,现在要跑4、5趟”。“所以,拍卖公司都在挖掘新热点,寻找新路子。”以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为例,该公司2013年的春拍和秋拍连续推出两场木雕佛像拍卖专场。目前拍卖市场上的热点是铜鎏金造像,相比之下,木雕佛像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但据行内人士看,木雕佛像在艺术价值上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可以说,木雕佛像是新热点,当然家具拍卖市场的行情也是比较好的。无论是老家具,还是老木新作的家具,只要材质好,它的卖点还是很高的。”值得注意的是,二线、三线,甚至是四线的书画家,他们的精品在价格上也都有大幅地提高。譬如,北京匡时在2013年秋拍推出的一件杨度的《隶书四言联》以609.5万元成交。韩斗告诉记者,杨度是政治家、法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却拥有坎坷的一生。事实上,他的历史地位很高,但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作品虽然是三米多高,但是真没想到价格会拍得那么高”。由此可见,这就是一些精品或专场的魅力所在了。也许作品的名气并不大,但成交额很高或成交率很高。故而,这也是各大拍卖公司挖空心思不断挖掘拍卖热点的原因之一。而此次秋拍,北京传是拍卖首次推出了老照片中的人物影像专题,其中,胡适和章士钊的一张银盐题跋照片拍出了69万元的高价,齐白石的一张银盐照片也取得了20.7万元的成交价。“老照片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从经济价值上看,未必会很大的提升,但是这批来自于一个藏家,并且人物齐整、品相完好的老照片,无论从文化底蕴,还是对公司的影响来看,都是深远的”。另外,现在拍卖公司开始走“亲民”路线,让更多的藏家或喜欢艺术品的人走进拍卖场。毕竟全国的收藏大军玩什么的都有,所以有些拍品还是有可发掘的潜力的。而且每场拍卖都会有新面孔出现,很多年轻的藏家也加入进来。“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小巧、精致的拍品,而不再是大尺幅的作品了”。作者 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