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知名网友微博质疑滇红
下一主题:白化茶新品种“御金香
梁建林认为,这种口口相传的效果很有说服力,因此他非常看重客户反馈的信息,根据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包装。正是因为他精益求精的理念,在我市的农博会上,他生产的柑普茶从众多农产品中突围而出,成为参会嘉宾的纪念品。
为了提升柑普茶的质量,梁建林不放过任何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2010年,他参加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学习,并通过考试获得“高级评茶员”的职业资格;去年8月,他参加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与新会柑陈皮研究协会举办的鉴定师知识培训考试,成为首批新会陈皮鉴定师。
业内人士:“深加工是最有力的助推器”
林宇是正邑农产品经销中心的负责人,在市区从事侨乡土特产流通近10年。对于梁建林自己种植、加工、销售的流通方式,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种经营模式除了让农产品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之外,还能减少农产品受农时、市场风险等影响,值得推介。
林宇认为,首先,梁建林具有一般种植户所缺乏的长远目光。目前,五邑地区的很多种植户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产品欠收时固然赚不了钱,农产品丰收时往往也因为大量同类的农产品充斥市场而难卖好价钱,但梁建林通过自己加工,把农产品的“保质期”延长,不受市场限制,从而也规避了风险,令农产品流通更顺畅。另一方面,梁建林还有一种很难得的创新:本地的柑普茶市场饱和,竞争较大,而梁建林把产品向省外推广,不放过任何一个自我推介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农产品想要走得更快、更远,深加工是最有力的助推器。”林宇说,在深加工的前提下,保证产品的绿色、质优,是种植户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