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 黄花梨玫瑰椅
下一主题:古代家具--玫瑰椅
对于漆木古旧民间家具,需要针对漆膜情况区别对待。
a.漆皮已大部分或完全脱尽的柴木家具,常常糙筋必现,除必要的结构修补外,可以因势利导充分表现肌理的风化之旧,提升其所蕴含的时空之美。
b.对于漆皮尚好的擦漆罩油类家具,良性磨损较多,破“旧”中往往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其漆木的斑驳相间,正是其人文价值的所在。以山西大漆家具为代表的古旧民间家具,黑色糙漆的各种髹饰漆膜被摩残后,形成蛇腹状断纹(断纹参看故宫博物院藏的雕填龙纹一封书式柜)和牛毛状的细小断纹(断纹参看上海博物馆藏的黑漆炕几),是收藏者求之不得的高古雅趣,对此切不可脱漆打磨。清洁污垢,修整结构的同时,需要对其年久失光的漆色进行封护润泽,以再现民间家具亲切实用的朴素美。
c.对于披麻挂灰、描金彩绘的大漆家具,其价值全在漆艺绘画。一旦丝麻脱落腐朽,很难简单修补。为照顾其整体观感的完整性,可对其残损较大的局部漆皮进行补漆补色,对已失金褪色的漆画,原则上不应去描补,描绘越多,破坏越大;补画越多,欺世越重。而且残缺美的意境会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大漆家具要求“修旧如旧”。
古旧民间家具的修复工艺因其自身材料、结构造型、雕刻装饰、制作手法的特点,不能用古旧家具修复的工艺一言蔽之,两者各有侧重。但是不论哪种古旧家具在动手修复前,都要弄清其类型﹑特性及用途,并对其时代背景、材料性能、榫卯结构、髹饰工艺等十分熟悉,修复后尽量保证材料相同,结构和造型一致、制作手法协调。同时要遵循古物修复的可逆性原则,即修复失败时能够恢复到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