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瓷博山炉|香具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1-08 浏览 53052 次
博山炉.jpg" title="西汉绿釉桶式博山炉.jpg" />
图2 西汉绿釉桶式博山炉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炉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特别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大量引进了各种重要的香料,更重要的是有了用香的观念和方法,于是,香从生活中的附属用品,一跃而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场景。香炉用途极多,主要功能有三点:一是用来熏衣;第二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第三是用来供祀神佛。

  著名的青瓷博山炉是仿汉代用的铜博山熏香炉烧制而成。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在晋、汉代由于受到神仙方士思想的影响,时盛传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博山炉的炉身及炉盖装饰着神山、异兽、珍禽和仙人,代表汉代流行神仙思想。博山炉便是根据这一传说而设定的。

  在汉、晋流行的青瓷香熏式样之中,造型不多,是室内驱灭蚊虫、熏香除秽的器具。大致可分为豆型下有承盘及圆桶式香炉两种式样。这里给大家介绍汕头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不同造型的青瓷博山炉,与大家共同欣赏:第一件如图1,东汉绿釉豆型博山炉,高25.3厘米,底盘直径23.3厘米,炉盖高又尖,上面镂雕峰峦、云纹之类,象征“三山”仙境,炉下部由腹、承柱和一个托盘组成,承柱矮,承盘平底,这件博山炉釉色滋润,呈青绿色,线条简洁,造型别致,小巧秀丽,十分可爱。另一件如图2,西汉绿釉桶式博山炉,口径19.5厘米、底径17厘米、高23厘米,器身造型为桶形,炉盖造型也是又高又尖,盖上面镂雕峰峦、人物、动物、云纹之类,同样象征“三山”仙境,盖的边缘与下面器物的桶身直径一样大,炉身四周雕刻有四灵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和其他山峰禽兽及神仙故事等,造型大气庄重,十分瑰丽多姿,传世比较少见,显得更为珍贵。博山炉的盖面上,一般都有镂孔,香炉在使用时放香料于炉中燃烧,烟从盖上的镂孔冒出,当袅袅香烟从香炉的镂空的孔洞飘逸出来时,就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雾。

  我们这里说的青瓷博山炉指的是成熟的青瓷器。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经过漫长道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能够烧造成熟的青瓷了。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成青绿色或黄青色,所以称之为青瓷,亦称 “绿瓷”,为我国著名的瓷器,从这两件青瓷博山炉来看,图1偏绿色,图2偏黄青色,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采用1260°C-1310°C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铜制博山炉的造型挺秀,镂空精密,是当时的制瓷工艺难以达到的,所以青瓷博山炉的造型略显得圆浑、饱满,镂空纹饰较有规律,以适应制造工艺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看,青瓷博山炉镂空精密,丰满浑厚,釉色莹润,别具特色,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仍然庄严肃穆,线条上的变化和部位上的功能也与铜制博山炉基本上相似,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香具文化 博山炉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