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日本三雅道之香道|日本香道
发布时间 2014-01-10 浏览 61112 次
,称为"六国五味"(此处缺真南蛮)。


Img379785421.jpg


香道


  中国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列举了使用熏香的十大益处。

  后来传到日本,经由一休和尚宣扬,形成了日本香道界的《香十德》,从室町时代开始流传至今,被奉为香道的核心,和茶道的四谛"和敬清寂"是同样的地位。所有品香者入门时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香十德》。

  习练香道是一门神秘深奥的艺术。对于专门的香道授业,比之于茶道、花道更显路途漫长。以"御家流"为例,第一年专心致志品闻香味,第二年练习铺灰,第三年练习点炭上香,最后 一年进行综合性练习,4年下来才可被授予"初传"证书。一般认为,要获得师范资格的"皆传"须15年,获得"奥传"大抵得25 ~ 30年。

日本香史

  日本的香文化源于中国。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佛教,随之而来的还有香、茶、插花、书画等艺术精华。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鉴真历次东渡都带有大量药材和香药,其中包括麝香、 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 栈香、零陵香、青木香、熏陆香等十数种。另据考证,今奈良东大寺所藏的数十种药材即是由鉴真亲自带到日本或是在当时运至日本。东大寺正仓院中有"天下第一香"之称的兰奢待,也是圣武天皇时代从中国输入的名香。原本有12公斤重,因屡遭截取,现在约11.6公斤重。唐时人们更多地还是"焚香",以此为居室或者衣服增香,到了宋代才形成了真正的香道。受中国的影响,日本平安时代也流行炼香,贵族间流行制作各种个性的合香来熏香衣物,并作为身份识别,还流行鉴别合香优劣的游戏。

  室町时代(1338-1573),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兴起,日本香道的鼻祖三条西实隆将沉香分为"六国五味",奠定了日本香道的基础。他还收集采用了66种名贵香料记载于《香典》之中,确立了香道的流仪。他所创立的御家流是所有流派的起始。今天,日本香道流派主要有"御家流"和"志野流"。"御家流"是贵族流派,图风雅,重气氛,香具豪华,程式繁中求柔;"志野流"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

  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志野流为了打破贵族、上层武士、上层町人对香道的垄断,积极地向町民、农民推广香道艺术。香道从上层人物的玩赏之物,变成庶民百姓也能接受的艺术。合香不再受欢迎,更为简单、味道清香的香木味开始受到武士阶层的喜欢。至此,日本香道从"炉香乍爇,法界蒙熏"的佛教供香,到贵族家庭的"空熏",再到文人骚客的"玩香",最终演变为一种富有仪式感、秩序感的室内艺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