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香文化的繁盛与普及至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在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上,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在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时,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则多设香斋,不仅用香品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一同鉴赏品评…… 从宋代的史书到明清小说的描述里都可以看到,宋代之后的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十分密切。 在这一时期,香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苏轼与沈括合著的《苏沈内翰良方》等书中都有许多专门的记载。 到明朝时,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关于香的典籍种类更多,尤其是周嘉胄所撰的《香乘》内容十分丰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很多关于香的记载, “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晚清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政局的长期不安,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
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
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
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
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
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
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
巷陌飘香:鼎盛于宋元
香满红楼:广行于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