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将国产沉香用石油醚除去低极性部分后, 再用乙醇提取得乙醇提取物, 经反复硅胶柱层析, 制备性薄层层析以及离心薄层层析得到六个色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2( 2苯乙基)色酮、6羟基2( 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 2苯乙基)色酮、6, 7二甲氧基2( 2苯乙基)色酮、6羟基2[ 2( 4 甲氧基苯乙基) ]色酮、6甲氧基[ 2( 3 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后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溶解部分经硅胶层析, 分得5, 8二羟基2( 2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 7二甲氧基2( 2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和5, 8二羟基2( 2苯乙基)色酮。林立东等又从白木香中分得6甲氧基2[ 2( 4 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和6, 7二甲氧基2[ 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日本学者Yagura等从沉香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新的2( 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5hydroxy6methoxy2( 2phenyle
thyl) chromone、6hydroxy2( 2hydroxy2phenylethyl) chromone, 8chloro2( 2phenylethyl) 5, 6, 7trihydroxy5, 6, 7, 8tetrahydrochromone 6, 7dihydroxy2( 2phenylethyl) 5, 6, 7, 8tetrahydrochromone。 三萜类 林立东等从白木香中分得羰基何帕酮3Oxo22Hydroxyhopane。
54 其他成分 从白木香木材中分得二氢卡拉酮Dihydrokarnone、枯树醇Kusunol、沉香雅槛蓝醇Jinkoheremol 、白木香呋喃酸、呋喃白木香醛以及呋喃白木香醇。
此外, 含有NAA的MS培养基中生长的白木香愈伤组织的乙醚提取液的, 与健康白木香木材组织乙醚提取液主要成分相同, 都是棕榈酸、十八碳烯[ 9] 酸、十八碳二烯[ 102] 酸, 表明: 白木香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分化与木材组织的代谢分化相似,有可能成为研究沉香倍半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合适系统。贺存恒还对白木香酸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以上结果表明, 沉香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其中酸性成分研究较多; 沉香还含有许多酚性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6 质量研究
61 鉴别 由于沉香为名贵药材, 市场上常有以劣沉香或伪沉香冒充正品沉香销售使用的情况, 且大部分从国外进口而来。因沉香伪品在外观性状上与进口沉香十分相似, 其95%乙醇浸出物比进口沉香还高, 采用通常方法有时难以给出完全肯定的鉴定结果。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沉香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报导比较多, 但主要为性状、理化、导数光谱及薄层色谱等几方面。刘宝玲等采用性状鉴别的方法区别出一种沉香伪品。赵云峰等通过性状、显微组织特征鉴别出沉香的伪品, 李凤琴等则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沉香及非习用进口沉香, 二者紫外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光谱有明显区别。仲浩从药材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等方面鉴
别出两种沉香伪品。潘国良发现沉香与其混淆品的丙酮提取液的薄层色谱图有明显区别, 且能鉴别出国产沉香与进口沉香。黄洁媚对沉香的商品规格及真伪鉴别进行了探讨。任为风等分别测定了沉香及其伪品的水提物、脂溶性溶剂提取物用乙醇溶解液的紫外零阶、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 结果显示, 沉香、伪沉香两种溶剂提出取物的零阶、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均具有较强的鉴别特征, 通过观察光谱, 可非常直观地对二者进行鉴别。唐培昀在工作中发现一种油浸染色的伪品, 外观与沉香极相似, 质重油润, 采用理化、薄层色谱鉴别
方法可与正品沉香鉴别。陈宗梁等对国产沉香、进口沉香及伪品的挥发油进行薄层色谱鉴别, 此法可将其区别。关斌对沉香及其混淆品甲醇提取液的零阶导数光谱、石油醚提取液的薄层色谱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沉香与其混伪品甲醇提取液的零阶导数光谱、石油醚提取液的薄层色谱(展开剂苯丙酮91)置紫外灯( 365nm)检视有明显不同。谢诲等对检验中发现的一种混伪品与正品的性状、横切面特征进行了比较, 并对其乙醇提取液进行了紫外光谱鉴别, 丙酮提取液薄层色谱(展开剂苯丙酮91; 显色剂: 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相应位置显不同颜色的斑点。黄如栋等对劣沉香和进口沉香的无水乙醇冷浸液进行了紫外光谱鉴别研究, 结果显示进口沉香与劣沉香的零阶光谱, 在峰形、峰位、峰数、谷位、谷数、相同吸收峰的吸收度、大峰吸收度比值和大峰谷吸收度比值上, 均有明显不同。此外, 黄海波等对香港商品伪沉香进行了鉴别研究, 同样是从外观性状、横切面组织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几方面进行研究, 可将其区别。张成桂还对沉香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质量分析江向东等
根据沉香中挥发油与香草醛反应呈紫红色, 且含量越高, 显色越明显的原理, 研究了一种目视比色的方法, 以检验沉香的等级, 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在沉香等级测定中具有较快、简便、准确的特点。杨小平等应用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研究沉香质量, 结果表明, 热曲线图特征
与沉香的质量密切相关, 说明微分热重法可作为鉴定沉香质量的一种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的分析方法, 但热分析结果受药材表面的泥沙等杂质、粉碎程度是否完全、粉碎时外来杂质的污染, 待测样品是否放置在加盖容器中等的影响。付新岩等检测了5批商品沉香醇溶性浸出物及含量, 结果发现这5批白木香药材醇溶性浸出物均达不到沉香(药典1995版一部)项下的要求。
63 含量测定
王凌等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苄基丙酮含量的方法, 结果证明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 可作为控制沉香质量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 目前沉香及其混伪品的鉴别主要从
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和导数光谱特征等方面加以鉴别,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出其质量的优劣。现行版药典中对沉香质量的控制也只是规定其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由于影响醇溶性浸出含量的因素比较多, 有时即便醇溶液性浸出物含量高, 但并不一定表明其质量就优。因此, 应采用多途径、多指标来衡量其药材质量。
7 药理作用
71 解痉 沉香的水煎液10102g/ml时对离体豚鼠回肠的自主收缩有抑制作用, 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性收缩, 200%水煎醇沉液02ml给小鼠腹腔注射, 能使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推进运动减慢, 呈现肠平滑肌解痉作用, 此作用可能为沉香对胃肠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72 止喘
沉香醇提取物10104g/ml浓度, 能促进离体豚鼠气管抗组胺作用, 而发挥止喘效果。
73 镇静、镇痛
沉香提取物能使环己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沉香药材中所含的白木香酸对小鼠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热板法实验对小鼠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74 降压
水煎剂18g/kg给麻醉猫静注, 血压下降32~36kPa, 4~ 11min后恢复正常, 且不能
阻断乙酰胆碱的降压作用。
75 抗菌
国产沉香煎剂对人体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76 其他 沉香螺旋醇能减少由脱氧麻黄碱和阿普吗啡诱导的自发性运动, 增加大脑内的高香草酸含量, 而单胺及其他代谢物的含量不发生改变。2苯乙基色酮类具不同程度的过敏作用, 为其活性成分之一。
以上结果表明, 沉香具有对消化道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 但研究文献较少, 特别是国产沉香的药理研究。
8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寒性胃痛、老年性肠梗阻、便秘、哮喘等。
9 讨论
国家七五、八五期间, 将沉香药材列入重点扶持发展, 先后在广东汕尾市陆丰、陆河等地, 湛
江南药试验场和海南屯昌药材场开展了白木香的栽培与结香试验。人工结香试验虽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未推广应用。长期以来沉香药材生产形不成产业化, 归其原因: 白木香为一种多年生的乔木, 生长周期长, 药农不愿大面积种植, 而且白木香树在不受任何损伤或刺激的情况下不结香。采用普通的人工砍伤结香方法, 需待白木香树成年后, 且结香药材质量达到药典中规定的要求也需数年时间。目前, 市售商品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大部份是由于未达
采收时期。因此, 要发展沉香药材产业, 首先要研究白木香的生物学特性, 缩短药材生产周期, 同时要研究结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