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匠辈出艺臻绝诣的元代漆器
发布时间 2014-01-16 浏览 49555 次
人相信宋代已有薄螺钿器。

  日人西冈康宏在1981年出版的《中国之螺钿》一书中共收薄螺钿器110件,被定为元代制的有23件之多。其中的海水龙纹嵌螺钿莲瓣式盘,可信为元代物。有的从图片来看,与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有相似之处,如东京出光美术馆藏的楼阁人物纹莲瓣式捧盒。可惜这一类螺钿器存在国内的竟不多,一时还缺乏可以和黑漆盘残片仔细对比的实物材料。对元代螺钿器的特征我们还所知甚少。

  元代戗金漆器也以流往日本的为多。1977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之漆工艺”展出的就有10件,其中有延祐年款的4件,有的还写明制者和地点,如“延祐二年栋梁神正杭州油局桥金家造”。戗划的方法皆用黄成所谓的“物象细钩之间,一一划刷丝”。划丝细而密,故填金之后,灿然成片,华丽生辉。

  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可谓达到历史顶峰的是雕漆。嘉兴西塘名漆工张成是十四世纪的杰出代表。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有“张成造”针划款的剔犀盒,形制古朴,漆质坚良,别具一种静穆淳厚之趣,使人爱不能释。所雕栀子纹剔红盘,繁文素地,厚叶肥花,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作品还有以茶花作背景,上压双绶带的剔红盘,花纹生动,有一种韵律回旋的美。元明之际,与此花纹设计约略相同的花鸟雕漆盘还有若干件,多无款识,即使不是张成亲制,也应出于他的子侄门徒之手。同时另一位名漆工为杨茂,也擅长剔红,虽同负盛名,似未能与张成抗衡,同为花卉题材的杨茂剔红渣斗,其艺术价值是不能与张成的栀子纹盘相比的。

  上海博物馆藏的东篱采菊图剔红盒无款识,比起名家之作,稍逊一筹。因其出自年代可考的任氏墓,用它来比较、印证传世剔红器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实物。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