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土元代景德镇瓷器管窥
发布时间 2014-01-16 浏览 53267 次
铭二字,当时枢密院简称枢府,因此陶瓷史上又将此类器物称作“枢府瓷”。

  从整个北京地区来看,元代卵白釉器物出土的数量尚算丰富,大约有30多件,主要出土于房山区、丰台区和元大都遗址等处。器形都为盘、碗和高足碗等小件器物。

  总的特征是,胎体较厚,小圈足,足壁厚,削足较规整,但足底无釉,底心有乳钉状突起,足边沿有砂渣。在装饰上以印花为主。如首都博物馆藏的一件卵白釉碗,碗心及内壁均印有缠枝牡丹花纹,口沿下的花间又相对分别印“枢”和“府”二字,纹饰浑厚美观,为卵白釉瓷的代表之作。

  北京出土的卵白釉瓷,除印有常见的“枢府”款外,还有一件是印着“王白”款的,为国内目前所仅见。

  这件“王白”款高足杯,1998年出土于颐和园耶律铸夫妇合葬墓。耶律铸夫妇合葬墓是近年来北京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元代墓葬。

  墓主耶律铸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的次子,他崇尚“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思想,曾受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官至中书省左丞相,在元世祖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耶律家族也与蒙古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因而,此墓中出土的这件高足杯也就必然非同凡响。它瓷质细腻,制作精美,可以想见,用它来盛装蒙古贵族喜爱的奶酪、马奶,甚至是“忽迷思”(用马乳制作的

酒),该是多么的相得益彰。

  3、青花瓷

   青花瓷虽然肇始于唐代,但真正成熟却是在元代,尤其是元代中期以后大量生产,并且成为元政府出口中东、西亚等地区的主要商品。目前全世界共有元青花300件左右。为适应外销伊斯兰国家的需要,出口中东、西亚等地的元青花器型以大瓶、大罐、大盘、大碗等大件器物居多,造型饱满厚重。

  与之相反,北京地区出土的元青花则以觚、碗、盘、高足杯、壶、托盏等小型日用器具为主,形态精巧。

  北京出土的这些元青花虽然数量不多,仅占出土各类瓷器的百分之五左右,但大多数为正式考古发掘品,年代确切,因而从它们一出土便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关注。

  这批元青花多集中出土于元大都遗址,仅旧鼓楼大街豁口窖藏一次就出土了10件,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凤首扁壶。此壶壶嘴为昂起的凤头,壶把是卷起的凤尾,又在器身上绘凤身及茂盛的缠枝牡丹,造型别致,为国内所仅见,曾被用做邮票图案,发行于国内外。

  其它青花瓷器则发现于西绦胡同居住遗址和后英房居住遗址等处。西绦胡同和后英房胡同都是蒙古贵戚、功臣的宅邸,房内遗留下来的景德镇青花瓷器件件堪称精品,它形象地说明了这所住宅主人的身份及其生活水平。

  仅以出土于新街口豁口以西后英房胡同的两件为例,一件为青花束莲纹梨式壶,口径3、高10厘米,胎色洁白,胎质细密,釉色青白,釉面光润。壶腹两侧釉下以青料各绘一把束莲纹,绶带飘扬,饰以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画意洒脱。

  另一件为青花出戟觚,口径7.7、高15.3厘米,口沿内饰卷草纹一周,外腹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颈部为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