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已成型尚有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料或白泥、朱泥等其他色泥调制的泥浆堆画花鸟或山水纹样,堆画的泥料有一定的厚度,犹如薄浮雕,艺术效果极佳。但是其有一个缺陷,由于工艺方法是用泥浆在将要变干的
紫砂壶壶坯体上堆画,常常因两者的干湿度不同,使图案在坯体上粘附欠牢固,因而在烧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和自然脱落,影响了美观,也限制了泥绘装饰工艺的广泛使用,所以传世的泥绘精品比较少。 为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技法.让其生命开出更绚丽的艺术之花.在学习前人优秀的泥绘技法的基础上,融进了自己新的思想与手法,并在
紫砂壶前辈们的点播下,推崇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的装饰技法——以毛笔为工具、以五色土为“颜料”。在
紫砂壶半干的坯体上作画,充分利用绘画中运笔的技巧。尽可能地表现出类似宣纸的作品风格。
紫砂壶泥绘装饰以色为画、以意入画。以高雅的装饰语言结合材质语言、造型语言,追求“壶中画、画中壶、壶画合一”的艺术境界。泥绘装饰对创作者的要求颇高,除了熟知
紫砂壶泥性,练就扎实的制壶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书法、绘画等艺术功底。 从事
紫砂壶泥绘创作多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经过反复地探索与尝试,掌握了新的泥色调配与技法,将泥绘装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轻车熟路地运用
紫砂壶的色性、色相、色调关系,将中国画的风格与画法融人
紫砂壶的创作中,呈现出了一种全然不同的美.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如作品“奔马壶”(见图512)、“蝶恋花壶”(见图2)等。 “奔马壶”的创作理念来源于徐悲鸿大师的“奔马图”。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笔下的马。无论是引颈长嘶还是奋蹄奔腾,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徐悲鸿运用酣畅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为了让其达到在宣纸上的绘画效果,特选用了由黄段泥制成的壶体,黄段泥色相暖和、色泽明净,在其坯体上装饰与宣纸有异曲同工之妙。技法上先用与坯体相近的段泥打底。勾勒出奔马神骏的雄姿。再用朱泥、紫泥通过晕、染、描、皴等表现手法富于其充沛的生命力。一把方敦厚重的
紫砂壶壶。壶身上一匹骏马从远方一路奔跑而至,其壶至静、其神欲动,一动一静,将
紫砂壶语言和绘画语言融合得淋漓尽致。 “蝶恋花”意境上以梁祝故事为主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唯美彻骨、感天动地,化蝶双飞,所经之处漫花开放。装饰手法上采用工笔画形式。利用五色土的天然色泽进行调配。提炼出所需丹青,充分结合外轮廓形态,再以铺、染、钩等多种手法在壶体上进行绘画创作访谈艺名家(二)。壶盖上装饰了一朵向阳花,壶体设计了一对追逐嬉戏的彩蝶,其余地方留白,渲染出美好浪漫的艺术气息,给人以无限遐想。在把玩之余品味的不仅仅是素心素面的砂壶、扑面而来的香茗,还有壶身上那轻舞的精灵美丽而真实。
紫砂壶泥绘装饰在一路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而目前友交流会周日举行。文化部领导来宜考察
紫砂壶泥绘装饰大部分着重于工笔花鸟画、写意小品、山水这一方面。而对于水彩画、油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还有待尝试。水彩画注重意境,含不尽之意在言外,大彻大悟、大虚大实的留白与飞白,笔不到意到,色未贯而气贯。油画则注重写实、逼真,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这样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在
紫砂壶泥绘的装饰中很难拿捏到位,所以只是浅尝则止。在以后的
紫砂壶创作道路中.将尝试着把山水画、写意花鸟画、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引入
紫砂壶泥绘装饰中.开创出
紫砂壶泥绘装饰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