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柔宇告诉记者,很多生意人喜欢在铜炉里点一块沉香,泡一壶香茗,营造谈生意的氛围。同时,沉香在传统中医学、藏医学和印度传统医学中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其药用、精油、香料等的市场需求量巨大。“高品质的沉香数量稀少,但收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很容易被炒上去。”她说。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天然沉香的价格涨势惊人,连续两年以超过30%的幅度增长,收藏级的沉香原料价格每公斤已经涨到百万元以上,而顶级沉香奇楠香的价格则高达每公斤千万元。
与投资市场火爆相对应的是沉香开采的沉寂。事实上早在2000年,沉香就已经正式进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有数据显示,这几年海南黎母岭、五指山的野生沉香已无处可觅。
“人工种植的沉香普遍还没有通过人工物理结香,形成相关沉香产品进入市场,使得高品质的沉香在市场供应中处于明显的稀缺状态。”海南省沉香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汝青说。
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稀缺瑰宝使得市场“闻香而动”,在供不应求的“天价”利益驱动下,市场上沉香制品蜂拥上市,让投资者真假难辨。
记者近日在上海城隍庙暗访时发现,标有“沉香”的商铺随处可见。在一家装修考究的沉香馆,上百万元的沉香木料,数十万元的沉香挂件、手串摆放在展台上,看得人眼花缭乱。以沉香手串为例,记者看到,价格从1万到十几万元不等,产地也是五花八门。
不过当记者问及如何鉴定这些沉香的真伪时,一位销售员向记者坦言,由于沉香为天然木质,很难辨认真假,即便是行家也不一定能够拿捏准确。“鉴别沉香时需要切一块下来,在炉子上闻味,但这就会破坏沉香的完整性。此外,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它的香味产生影响,因此鉴定沉香很难有一个定量的分析。”销售员说。
而在另一家商铺,记者看到,沉香手串的价格则要实惠得多,号称为“花沉”的奇楠香手串价格仅为1000多元。不过,当记者随手拿起一串,浓郁的香味就扑面而来。店主向记者表示,沉香并非越贵越好,关键是进货渠道。他店里的沉香大多是进口过来的,现在国内的沉香价格要比国外沉香高出十几倍,尤其是海南沉香基本上绝迹了,出价再高也未必能够买到。
然而,记者在海口的一家古玩城看到,这里6到8层楼里,每一层都有大大小小几十家沉香门店,每个商家都称自己店里的香为“海南沉香”,而且是野生的正品,让人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高品质的沉香大多为进口,而且数量稀少。不管高仿沉香外表做得如何相似,沉香的香味是很难模仿的,真品的味道是若隐若现,间接性地散发,而那些香味刺鼻且挥发很快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赝品。
伪造技术多样假货横行
价格昂贵、难辨真伪、产地多样、香味奇特,沉香资源稀缺且收藏的专业性高,这吸引了很多造假者趁机钻空子。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上不仅假冒的低端产品屡见不鲜,就连一些高端沉香也大量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对沉香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海南一位沉香玩家李先生向记者介绍,沉香入水后全沉为上品,叫做“水沉香”;半沉为中品,叫做“笺香”或“栈香”;不沉的为下品,称作“黄淑香”。不少造假者利用这一点,将半沉或者不沉的沉香,用中间加铁珠的方法变成价格昂贵的水沉香。“比如说手串,在串线的地方加一些小铁珠,其实是很难被发现的。”李先生说。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不同级别的沉香,价格相差极为悬殊,不少造假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制作过程中用一般的木材经过细致的粉碎、搅拌处理后,再利用染色剂调出漂亮的颜色,然后利用特殊的化学添加剂使香品表面变得光滑洁净,最后用化学香精浸泡,这样的假沉香对初级收藏者来说肉眼很难识别。
“有些卖家口中的‘花奇楠串’,顾客做实验它确实是沉水的,但我们鉴定发现,它其实是用椰子壳做的。这种手串在市场上卖几千到一万块,买家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它的成本只有几十元。”沈汝青说。
更有甚者,不少人收购大量的活沉香加工,将多块沉香木中的结香提炼出来,通过高温煮、高压注油、注胶加重等多种手法,将一块普通的沉香木制成“高仿品”。而为了让假沉香看起来更漂亮,造假者通过压制的方法,加上一些木纹或者木斑。
“造假手段如此多样,再高明的玩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些投资者为了止损将假货再次投入市场销售,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上海玩家赵先生如是说。
无权威标准玩家需谨慎入市
面对造假的猖獗,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技术上能通过切片观察确定树种,不过要想确定结香程度,还得靠热探针技术,提取味道进一步鉴别。但目前沉香没有权威的行业标准和级别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赝品丛生、市场混乱、炒作哄抬价格现象的泛滥。
沈汝青表示,由于沉香市场缺乏透明的信息源以及监管措施,致使市场“跟风”严重。而法律法规方面出现的空白地带,以及执法部门对沉香缺乏相应的鉴别知识和检测手段,更是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假沉香大行其道。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大部分顾客是不太了解沉香的外行,对沉香的鉴赏只停留在闻一闻味道、看一看颜色的层面。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商家对沉香也是一知半解。
“要规范沉香市场,相关的行业标准不可或缺。比如什么是沉香,达到多少含油量可以入药,这些标准越细越明确,市场才会越规范。”海南省沉香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汝青说。
业内人士提醒,沉香收藏具有相当的专业性,目前市场上好的沉香并不多,投资者需擦亮眼睛。“很多人说沉香市场现在‘十香九假’,要识破假货做到火眼金睛,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收藏经验,建议刚入行的玩家多看少买,理性投资。”陆柔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