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的紫砂壶壶作品,温润的壶体与别有情趣的绘画、题字浑然一体,构图与器形出奇地相合。这样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据太康介绍,成品紫砂壶壶在经过673426000多度的温度烧制之后,其材质已经非常坚硬,难以再在上面作画、篆刻。因此,刻壶艺术家需要在壶坯烧好之后,待其成形、晾干,即在壶上进行创作。
他提到,现今有不少画家都在进行刻壶的艺术创作,大多需要由画家和工匠共同完成。画家擅长绘画,在画好图样之后,再请工匠把自己的写意刻在壶上;工匠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制作,不可逾越雷池半步。他们一人掌握创意,一人掌握技术,这种合作模式做出的刻壶,难免显得有些刻板。
太康运用自己的篆刻功力,以刀代笔,独自完成绘画和雕刻两个步骤,因而让作品的神采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对工匠来说,雕刻是一件机械、照本宣科的过程,但对于太康来说,则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如果雕刻的时候发现原本的设想与器形不符,可随时修改,构图更加灵活、自然。
以笔墨趣味追求当代审美
对太康来说,刻壶只是绘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本次一同展出的笔墨画,也像刻壶一样,构图不拘一格,拥有独特的线条美。
太康说,写意篆刻讲求的是大开大合、大疏大密,而他将这种风格融入画中,希望体现出雄强、老辣、苍茫的线条:“吴昌硕说他画气不画形。我觉得中国画就是看线条,造型不是最主要的。如果造型太精确了,画的东西就显得小气。拿画圆来说,如果能画得方一点,就能显出大气,引人遐想。”
太康喜欢用传统笔墨画讲述当代文人的故事。因为经常与一群书画界的朋友传看图片、互相点评,久而久之,便唤起了他对古人“煮酒论英雄”的联想。他画下一盏酒壶、两只酒杯,还有一盘青梅,又在一旁以刚劲的笔法题下明代文人杨慎的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也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这便成为了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青梅煮酒图》。
关于作画的创意,他解释说,自己的创作涉及书、画、印、刻等多个方面,而他最早接触的是印刻。“那时学得较多的是写意,没有学习太多技法。其实在大篆这个领域,近代以前没有笔法理论,所以大篆都是通过篆刻者自己的心性来表现的,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我的风格更接近当代的审美,追求笔墨的趣味,避免画得太刻板。”
名家点评
“太康之花卉与人物画,皆以印法为先意,留朱布白,视丈尺为方寸,故画面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此得印法之妙也;而细而研之,则其花卉人物山水,皆以篆法碑法运笔,长笔流畅而不羸弱,短笔刚健而不臃肿,点划随意而不轻飘。”——雷铎,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
“太康先生的篆刻,与他书艺上的两种路径相似,且均有自己的创意和个性。然若无真行隶草的功底,其笔其刀也难有新境界。从书艺篆刻到绘画,可看出太康先生在艺术上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所谓不安分,就是不断探索的精神和追求。”——孟伟哉,著名作家、画家
“太康在印中说话,在印中沉吟,在印中激荡,在印中感伤,太康的身心皆在漂泊之旅——尽管他很有生活的能力。我相信他的乐观,同样相信他乐观背后的感伤,它们隐约明灭在他的红红的印迹之内,我分明看到一颗心灵的那种骚动与不安。”——梅墨生,著名书画家、美术批评家
文章来源【二十年价格涨百倍 拍卖进入“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