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从中国到日本的流传过程
发布时间 2014-02-06 浏览 50490 次
少香料的名字。古香中最有名的首推兰奢待。日本现存最古的木片式的香料兰奢待也是东方名香之一。日本天平五年(733)圣武天皇时兴建东大寺,兰奢待收于正仓院内。

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为只有上流阶层参与的高级嗜好。二战后,随着花道、茶道的振兴,日本的香道也向一般平民打开了大门,御家流与志野流的继承人们正在努力着日益扩大香道的影响。

今天,日本的香道有100多个流派,大体分为“御家流”与“志野流”。前者是贵族流派,图风雅,重气氛,香具豪华,程式繁中求柔;后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在日本,习练香道是一门非常神秘深奥的艺术,从最初的闻香,到第二年练香灰造型,到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4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然而在熏香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大陆,唐宋以后的一千年里,特别是清嘉道以降,由于战乱频仍,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日渐式微,这炉香传至清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而日本影响较深的台湾地区,倒至今还有少数人在研究香道,他们更希望与大陆的文化人或香道爱好者一起交流并将其发扬光大。

以下是香道在中国和日本的流传的大概历史:

在中国:

1、中国人用香是很早的,远自即有,汉代之前用香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

2、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3、隋唐五代不仅用香风气大盛,又因为东西文明的融合,更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4、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专门研究香的来源、载体、工具和制香法的各式香书、香谱也在此时出现。

5、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

6、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7、但到后来,随着国势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

在日本:

1、奈良时代(始于710年):香主要作为佛教的供香,少数用于薰衣或清新室内,受中国盛唐影响。

2、平安时代(始于794年):贵族们喜欢上了焚香,但只限于将其用于薰物。

3、镰仓、室町时代:在广大町民、武士阶层中传播开来

4、江户时代:“香道”正式成为一门艺术,且作为一个生活体系得到完全的创设。

5、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为上流阶层的高雅品赏。

6、二战后:与花道、茶道一起得到普遍性的兴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