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说:“现在武夷山茶的品种很多,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实我认为武夷茶从来就不缺品牌,缺的是将众多品牌形成名牌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什么呢?我认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武夷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果我们从文化入手,将文化融入茶中,我想对做大做强武夷茶是很有帮助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选择了从茶与佛教的关系入手。”
■第一款金佛茶只有50斤
武夷山的茶似乎难与儒释道撇清丝丝缕缕的联系,就像儒家之茶水金龟,佛家之茶铁罗汉,道家之茶白鸡冠。“金佛”,也同样如此,背后有着一个和佛有缘的故事:武夷山弥陀洞,是佛主修行之所,每日以此茶充饥,终修成正果。
这不得不提到永生金佛茶。1993年发现母树,“永生”的品种园里从此多了一种茶树,经过多年选育,发现它抗寒性强,抗病能力强。茶汤香气高远、浓郁,滋味甜醇。如此珍品,让人爱不释手。喜得贵茶的“永生”当家人游玉琼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佛。
1998年,金佛岩茶研究所成立了。得意之作却面临着苗木数量少,产量低,无法批量生产的现实。接下来的五年间,“永生”把增加苗木数量,提升品种质量摆在了第一位。终于,2003年,第一款金佛茶上市了,虽然只有区区50斤。
藏在家里永远只能是“深闺佳丽”, 好茶还需众人识。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到省茶叶专家骆少君、郭雅玲、孙威江、陈郁榕,再到武夷山茶叶专家姚月明,都喝到了“永生”的金佛茶。香幽奇,味甘醇,气韵如虹。“好茶!”这是所有专家对它的一致评价。省农科院品种研究专家郭吉春教授更是亲临“永生”品种园,对“金佛”的生长、繁育给予悉心指导。众多专家的肯定,让游玉琼更有信心了:一定要把“金佛”做成永生公司的拳头产品。
■品一杯真味,足以将余下抛却
“永生”一直定位于走特色化之路,做强“戏球”品牌。“金佛”无疑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从1998年到2012年,14年时间里,“金佛”从最先的不到50斤,到如今的年产3000斤,先后推出7款不同包装,全国60余个“戏球”专卖店都能买到。2012年11月刚刚开业的“戏球”贵州专卖店更是主推金佛茶。一时间,“金佛”香飘全国。凡是喝过“金佛”的人都对它独特的香气、滋味恋恋不忘。有需求,自然会招来一些冒名者。有些人慕名寻茶,在街边小店买来“李鬼金佛”,品尝之后大呼上当,连称“我们要找有狮子的金佛”。
“金佛”得到市场如此高的赞誉,游玉琼却相当冷静:“好茶要让爱茶的人来品。金佛一直面向白领阶层之上的高端市场。我们在不断提升品质的同时,十分明确地划分出了消费群体。”
有关“金佛”的故事很多,也让这款颇有禅味的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无论故事真假,传奇神秘,品一杯真味,足以将余下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