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名木命运多舛 沉香树等良材大多成濒危植物
发布时间 2014-02-18 浏览 52716 次
造船业发达,造船多取用松林。松树也是建筑良材,适用面广,用量亦很大。人类土地开发的扩展,导致松树生存空间日益减小,生境日益恶化,也是松树濒危的重要原因。

海南楠木

海南明清地方志记载的楠木品种很多,包括香楠、绿楠、油楠(苦子楠)等,三者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楠木的用途很广。例如,油楠材质优良,纹理细致、美观,易加工,心材很耐腐;切面平滑而具光泽,是建筑、高级家具、车辆等的优良用材。再比如绿楠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均匀,极易加工,心材极耐腐,美观雅致,适于作天花板、上等家具、车船内部装饰等,是海南岛名材之一,有“绿楠第一“的美誉。

人类对楠木的撷取从古至今都不可遏制。到清乾隆年间,广东在琼州府采办楠木2139件,都出自“深峒陡峭岩石之上“,采运已极为困难。《边蛮风俗杂抄·琼黎一览图》中有《运木图》,图注详细介绍了采运楠木、花梨木的艰难情景。

书中描述很生动:“楠木、花黎之可以备采者,必产深峒陡峭岩石之上,瘴毒极恶之乡。外人既艰于攀附,又易至伤生,不得不取资于黎人也。黎人每伐一株,必经月而成材,合众力推放至山下涧中,候洪雨流急始编竹木为筏,缚载于上,以一人乘筏,随流而下。至溪流陡绝之处,则纵身下水,浮水前去;木因水势冲下,声如山崩。及水势稍缓,复乘出黎地,此水虽同归于海,而所归之海,又非出口之地,于是合众力扛拽抵岸,始得以牛力挽运抵出海之地焉。常有水急势重,人在水中为木所冲而毙,木亦随流深没者;亦有木随水下,扛拽不久,随水出海付之洪涛者,运木因未易易也。”

由此可见,清中期以后,本岛楠木资源已经匾乏,平坦之处已无良材。连“长于深峒陡峭岩石之上“的楠木也难以幸免了。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