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得不取资于黎人也。黎人每伐一株,必经月而成材,合众力推放至山下涧中,候洪雨流急始编竹木为筏,缚载于上,以一人乘筏,随流而下。至溪流陡绝之处,则纵身下水,浮水前去;木因水势冲下,声如山崩。及水势稍缓,复乘出黎地,此水虽同归于海,而所归之海,又非出口之地,于是合众力扛拽抵岸,始得以牛力挽运抵出海之地焉。常有水急势重,人在水中为木所冲而毙,木亦随流深没者;亦有木随水下,扛拽不久,随水出海付之洪涛者,运木因未易易也。”
由此可见,清中期以后,本岛楠木资源已经匾乏,平坦之处已无良材。连“长于深峒陡峭岩石之上“的楠木也难以幸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