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器鉴定五大要领(一
下一主题:汝瓷鉴赏重釉色
花瓷拍鼓,在河南鲁山窑发现大量腰鼓残片,除鲁山窑外,河南禹县唐代也烧拍鼓,与鲁山窑产品有共同特征,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纹,鼓身饰有七条弦纹。此外,陕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烧拍鼓。除以上四个窑以外,估计还有窑烧这种拍鼓。传世的陶捅中,有作拍鼓动作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乐发达,宫廷乐队多,需用量大,拍鼓这种乐器是为适应这种需求而生产的。花瓷除拍鼓以外,还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叶末釉地月白斑壶、罐。是利用釉中含铁量多少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禹县、内乡(邓窑)鲁山都烧花瓷器物,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还是鲁山窑。
唐代绞胎枕,是利用二、三种不同颜色的泥组成花纹装饰,这类枕底部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这种枕唐代称之为“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在陶瓷发展史上,瓷器受其它工艺品影响的例子是比较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