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仿古玉作伪的特点和方法
发布时间 2014-02-18 浏览 50984 次
旧玉中好玉非常少,仿之工大价格高;其二,好玉不易沁色.蚀染的色是浮色,浮在表面,没有旧意。所以一般好玉不作旧。作旧的玉是次玉为多,有绺裂或含杂质的玉质地粗糙,软硬不均,蚀变的沁色深浅不一,可深入内部,有与古玉同样的沁色效果,所以作旧多以次玉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仿古玉作旧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以北京玉器厂为例,作旧玉的传统方法是:待仿旧产品作成以后,一般是抛光到乌亮的时候,将产品放入梅杏干水中煮几天.直到将玉上的杂质、裂纹、油脂腐蚀咸不光亮状,或出现坑洼麻点后取出,在其产品表面涂以血竭、地黄、红土、炭黑、油烟,再经火烤,使色浸入内部;擦拭干净后,再放入油、蜡锅中浸油.恢复表面油状光泽.即成仿旧玉。如果将这样的仿旧玉埋入地下半年、一年.再经常浇些水,取出后效果更好。有时为了仿古人玩过的旧玉效果,还用麦糠揉搓,用皮肤磨蹭,用皮子擦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化工技术被引入仿古玉作旧领域.使得仿古玉制作水平大为提高。现代仿古玉作旧方法主要有:

1、酸性作旧。主要原料是氢氟酸、硝酸或硫酸等.一般是用稀释的氢氟酸溶液,将器物浸泡4—10个小时左右,即产生了所谓白灰皮。如器物某些地方加添其它颜色.则在浸泡前用蜡将不需作灰皮的地方封上隔离。一般添加的颜有红、黄、黑和咖啡色等几种。如加红色时用碱性橙,亦有用朱砂的;加黄色就用高锰酸钾,做出的黄色称为铁锈黄;加黑色就用硫化汞或一般黑色染料。着色时先将器物加热后,在需加色的地方涂上颜料,深浅视需要而定。此外,有用硝酸,硫酸各一半.再加50%的水浸泡器物,主要作用是浸入缝隙,以便使人感觉灰皮已深入到器物的内部。还有一种是用医院牙科用的牙骨粉将做好灰皮和加好色的器物全身封闭后打磨;或用环氧树脂加上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乙二胺涂满器物,烘干后打磨;或用一种“水晶透明漆”的将器物涂好后打磨等。上列方法的目的是使器物在打磨后能表现出所谓的玻璃光,更具有”汉代古玉”的感觉。

2、火烧作旧。一般是先将器物涂上氢氧化钠,再用氧化钙(石灰)把器物裹好,放到锯末里闷烧两天.烧出的白色称之为鸡骨白。如想在器物上做出牛毛纹.在闷烧后(这时玉器的温度约在300度左右)拿出用冷水激一下(即浸几秒钟),就会产生所谓牛毛纹;如果在高锰酸钾的冷水中浸一下,就会产生血色牛毛纹。玉器需着色的部分也要在300度时将其浸到染料中;也可在需做黑色的地方加上硫化汞裹烧。器物在烧好和加色过程完成后,就用砂纸加上猪 油进行打磨抛光。火烧玉件一般无玻璃光,显得较硬.所仿器物至多像宋或明清件。还有直接放在火上烧或放在氧氟酸内浸泡后打磨的,效果一般较差,容易识别。

3、碱性作旧(又称高压作旧)。是将待作旧的玉器打磨后,在需作色的地方用硫化汞(黑)或三氯化铁(黄)等涂上,然后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硅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和,加点猪油将器物包裹在内,放到封闭的不锈钢制作的高压釜内。加压的同时加温.压力一般控制在8—12个大气压,温度控制在160—200度,均用仪表控制,约需4天时间即成。取出后用二氧化碳热风吹干,然后用硫酸还原,表面就呈现出白灰皮和玻璃光,有色的地方就自然沁入色泽。此法主要是仿新石器时代到战国的器物,做成后器物的色及所谓皮壳能浸到较深的地方,不易鉴别。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