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鉴赏重釉色
发布时间 2014-02-19 浏览 51193 次
非常少见的重豆青稍现天青色,釉面油质感非常强,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釉层内涵,呈现密密麻麻如针头大的泡粒叠摞悬浮其中,偶尔混有小米粒大的泡粒。目前传世品非常少见,能看到的只有汝州市汝瓷博物馆现存的两件洗。代表产品有洗、深腹凹足支烧盘等。

  宝丰清凉寺遗址发现后,经历十余年六次发掘和1998年秋大规模盗掘,遗址面貌基本上大白于世。出土实物比较丰富。从出土实物看,清凉寺汝窑应处于汝瓷的发展阶段。产品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足部外卷,瓷胎呈现香灰色。观其釉面,基本上是天青色和淡天青色,此两种色泽实是一种釉料,只是在烧成过程中因气氛的不同而形成色泽深浅的不同。天青是青中带蓝,蓝中有青,好像雨过天青所出现的蔚蓝色,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种釉色是复色釉,它随不同光线折射出不同色泽,从早到晚观察,色泽都不相同可以说它的色泽随天色变化而变化。其釉面开片如蝉翼,但也有蟹爪纹和柳絮纹开片。这些片纹刚出窑时开得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进行,只是较慢而已。即使宋代汝瓷片方在现在,还会偶尔听到开片声响。由于汝瓷釉料配方不同于其它瓷釉料配方,属高铝低硅配法,并且有玛瑙入釉,所以汝瓷的釉面呈现玉石感,似玉非玉。用放大镜观察其釉面,有的部位偶然能看到釉中的气泡,寥如晨星。汝瓷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既有支钉支烧,也有垫烧,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胎和釉结合部位,迎光观察,微现红色。

  1989年3月,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农民挖土时,发现一批窖藏汝瓷,约二十余件,现大部分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内。这批窖藏汝瓷和清凉寺出土的汝瓷相类似,如色泽、质感、釉层厚薄、开片纹、制作工艺及支钉痕几乎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这类产品烧成温度很低,约在11000C——11700C之间。大部分器物瓷釉已部分腐蚀脱落,胎体稍微用力,就可掰碎。而清凉寺出土器物烧成温度在12500C左右,胎和釉结合得非常牢固,虽经近千年岁月,仍坚实如初。若说蛮子营这批瓷器是生烧,却釉面玻化很好,所以这批窖藏汝瓷是否出自清凉寺,还有待考证。清凉寺汝窑代表作有各种笔洗、盘、荷花熏炉、水仙盆、刻花鹅颈瓶、盘口瓶、细颈瓶、瓷盒等。

  在汝州文庙汝窑遗址还出现另一种釉色的汝瓷,其色泽既不同于越窑,也不同于临汝窑和耀州窑,传世品几乎见不到,其色泽如刚成熟的豌豆那样,笔者暂称它为豌豆青色。这种青釉产品色素无花,除釉色不同于清凉寺汝瓷外,胎质、制作工艺、支钉痕大小都和清凉寺汝窑一样,器物有笔洗、弦纹尊等。在汝州城内张公巷汝窑遗址已经一次试掘出土一批汝瓷片,这类瓷片制作非常精细规整,有的釉和胎厚度仅2毫米,胎色白,足矮而小,并且修得很窄,垫饼烧成。有的足窄高反而支烧,支钉痕非常小,釉色呈现豌豆青色,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内涵,就像棉絮中布满小珍珠。这类汝瓷传世品极少见,除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荷花碗有可能似这类汝瓷外,上海博物馆的4件青釉标本与此类汝瓷相符。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