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吐黑与回窑的学问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50849 次
的叶绿素中的铁离子跑进气孔中,形成与胎身不同的色调。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各色紫砂壶茶具中,但因段泥、白泥等的色调较浅,所以较为明显,并不是紫砂壶、绿泥就不会吐黑。

一般说来,当代的紫砂壶壶由于烧窑设备大幅改善,且较为讲究烧结温度,所以很少需要回窑。紫砂壶壶的回窑通常只见于古壶和老壶,这是因为当年紫砂壶壶都采龙窑烧制,每次烧成数量少则数千件,多则万把件,很难去准确控制每一件作品的窑温。

需要回窑的老壶,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会吐黑,通常见于段泥或白泥这类浅色的茶壶。第二种则是想要获得比较高的音频、较饱和的坯色,以增加紫砂壶壶的价值(无论是欣赏价值或商业价值)。第三种则是,不肖商人对于紫砂壶壶进行窑外刻之后(后刻款、书画),再藉由回窑的作法,在切割面上形成结晶相。但是由于这种工程较大,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并不常见。第四种情况是,当这件紫砂壶老壶或老罐,附着了不容易清干净的东西或气味,例如猪油、皮鞋油、胶着物或是其它怪东西,用传统的方法不容易清除时,我们可以将其回窑,如此就可以轻易将这些附着物去除。特别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前三种状况,通常回窑的温度都要高达一千度以上,而第四种则只要烧个几百度就可以的。

在此有一个观念提供给各位参考:基于对古人、古物的尊重态度,我们并不赞成将古壶回窑复烧,因为这种业界常对窑烧欠火的古壶所作的「弥补」行为,虽然可以解决「吐黑」的问题,并获得较高频的胎质,但反而破坏了古代的土胎结构、呈色以及窑火记录,正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更何况回窑复烧仍有一定的风险,对古壶的保存甚具威胁。事实上,即便你现在是这壶的主人,但只不过是暂持拥有的时代过客,百年之后,你不在了,老壶可也还活得好好的,所以我们是没有权利去擅改历史文物的。因为冻结在历史某一个时空点的「史迹」绝对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