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期的品种有青花、三彩、孔雀绿釉、冬青釉、茄皮紫釉、仿哥釉等;雍正朝有青花、斗彩、白釉、仿石釉、祭红、仿官窑、仿哥釉、霁蓝釉、天蓝釉、仿龙泉釉、鳝鱼青釉等;乾隆期常见青花、哥釉青花、粉彩、白釉、仿汝窑、仿官、仿哥、哥釉、米黄哥釉、青釉、粉青釉、冬青釉、窑变釉、松石绿釉、黄釉、珊瑚红釉、茶叶末釉、釉里红等;嘉庆时有青花、黄地粉彩、绿地粉彩、霁蓝、霁蓝、哥釉、茶叶末釉等,道光时期的有青花、哥釉、仿官、冬青釉粉彩、白釉、
红地描金、红绿彩等。除景德镇外,福建建窑、广东广窑、江苏宜兴窑等生产了不少笔洗品种。
笔筒
晋代时已有笔筒,以浙江越窑产品为常见。器形为直筒形,平底。明清两代流行。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江苏宜兴窑、广东石湾窑等都有制作,尤以景德镇窑产品最多,品种最丰富,是文具中数量最多的器形。
故宫藏有历代笔筒,以明末至清朝作品最为丰富。明末崇祯时期青花笔筒对清代初期有较大影响,笔筒造型主要有直筒形与束腰形,尺寸较大,以人物纹较多,故宫藏有崇祯青花人物纹、人鹿纹、异兽纹、花鸟纹的笔筒。
清顺治的笔筒主要以青花为主,到康熙时期,笔筒大量烧造,品种多,造型丰富。从釉色品种上看,青花占主流,其他的有哥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洒蓝五彩、洒蓝描金、黑釉描金、豆青釉、冬青釉、五彩、斗彩、三彩、祭红釉、红彩加金、茄皮紫釉、白釉、孔雀绿釉等。纹饰有人物纹、博古图、龙凤纹、花鸟纹、诗文、山水纹、松竹梅纹、莲池纹、百寿纹等,其中以山水、人物、诗文、花鸟纹、松竹梅纹较多见。
雍正时期的笔筒相对于康熙、乾隆时期品种、数量较少,品种有青花、青花加紫、釉里红、粉彩、墨彩、墨彩加粉彩、木纹釉、木纹釉墨彩、木纹釉粉彩、茶叶末釉、霁蓝釉等等。纹饰有人物纹、花鸟纹、诗文、松鹿纹、狮球纹、山水纹、松鹤纹等。
乾隆时期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描金、蓝地青花、青花镂空、青花粉彩、粉彩雕瓷、粉彩加金、绿地开光粉彩、蓝地开光粉彩、蓝地粉彩、酱釉粉彩、豆青粉彩、石釉、窑变釉、炉钧釉、白釉、天蓝釉、绿地压道粉彩、粉青釉、青釉加紫、冬青釉加紫、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