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址调查也显示不少瓷窑烧制文具。已发现安阳窑、湘阴窑、丰城窑、长沙窑、邛崃窑、灌县窑等烧制瓷砚。宋代瓷业进一步发展,名窑众多,文具的烧造更为普遍。水丞、洗的烧造量增多,很多瓷窑都有烧制。定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景德镇窑都有烧造,品种繁多,造型各异。
窑址调查也发现宁波窑、遂溪等窑烧制瓷砚。元代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都烧制文具。砚滴造型生动,有船形、童子骑牛、鱼形等式。文具的发达时期为明、清两代,尤以清代最为突出。明清时文具品类增加,品种繁多。造型也更加程式化而又多样。常见笔洗、笔架、笔筒、笔管、笔掭、砚、砚滴、印盒、水丞、水盂、臂搁、镇纸等。为方便叙述,本文主要按器形略作介绍。
砚
从纪年墓出土的瓷砚来看,三国、西晋、东晋三足砚比较流行,砚的三足有兽蹄形足及三足,以兽形足比较多见。东晋开始出现四足砚。南朝时期虽然还有一些三足砚,但造型与早期的不一样,足有的细而尖。而多足砚出现较多。
隋唐时期继承南朝多足砚的,有白釉、青釉砚,足比北朝时期更多,有的达28个足。砚面突起,四周围以深凹的水槽,即文献所载的辟雍砚。
辟雍砚是瓷砚发展的最后阶段,此后,石砚兴起,瓷砚渐退出历史舞台。砚足的形式有的继承北朝的圆珠形足,有的为兽形蹄足。也有圈足砚,北方、南方瓷窑都有烧制。唐代晚期还流行在圈足上饰以镂空装饰,越窑、梅县窑即在高圈足上饰有花形或圆形镂孔。
除圆形砚以外,还有风字砚。宋代开始瓷砚数量减少,明清时期还有少量制作,以圆形、长方形为常见。
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瓷砚来看,从晋唐以至明清时期的都有。早期砚主要以越窑系产品为主,西晋青釉砚,里心坦平,有六个支烧痕,三兽足;唐白釉多足砚,一种造型为圆形,砚面突起,边沿有存水的凹槽,蹄形足18个,足下有支撑的环。另一种为圈足,28个蹄形足贴附于圈足上,没有实用意义,而只作为装饰。
唐越窑青釉砚,高圈足外撇,足上有花式镂孔装饰。唐青黄釉五联水丞砚,5个水丞相连,中心为平坦的砚面,边有水槽。
唐邛窑青釉砚,五人物足,足下有环。唐琉璃厂窑青釉风字砚,一边圆形,另一边方形,圆形部分着地,方形部分翘起,下有两足。
宋代有白釉“官”字款莲瓣纹砚;明代有天启年款的青花勾莲纹砚、万历锦地开光人物纹圆砚,一侧有花形水槽;清代有雍正“戊申小阳月制”哥釉叶式砚、雍正青花砚、道光“李裕成作”款雕瓷凸花长方带盒砚等。
砚滴
最早见于西晋时期,青釉蛙形砚滴比较流行。同期还有龟形、熊形、兔形等。
《饮流斋说瓷》有“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由来久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清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不名曰盂”。故宫藏品中有晋龟形砚滴、元代龙泉窑青釉船形砚滴。哪种好祛斑瘦腰产品排行榜润肤外用瘦身产品哪种好红血丝什么去屑好用
水丞
水丞是文具当中常见的一种器形,亦称水盂,用于盛水。器形一般小巧,最早见于西晋时期青釉蛙式水盂,此后唐宋以至明清时期各地瓷窑都有烧造,以清代景德镇窑烧造数量最多,品种丰富。
在故宫藏品中,西晋的有青釉印纹水丞,唐代的有越窑青釉或白釉四足水丞、青釉五联水丞、窑青釉水丞、邛窑褐绿彩水丞,宋代的有官窑青釉水丞。明代的有嘉靖青花双凤纹水丞、绿彩龙纹水丞、万历五彩云龙纹水丞。
到清代,瓷水丞的制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康熙时期常见青花、黄地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加彩、粉彩、五彩、三彩、红彩、青釉、郎窑红、郎窑绿、白釉、仿定窑白釉、哥釉、绿釉、紫釉等品种的水丞。
雍正时期的品种有青花、蓝地青花、粉彩、五彩、仿官釉、仿哥釉、黄哥釉、粉青釉、炉钧釉、冬青釉、白釉、孔雀绿釉、茶叶末釉、仿宣红、祭红等等。
乾隆时期有水丞纹饰丰富,青花器常见三果、朵花、菏莲、花鸟、花卉、云头、螭纹等纹饰。品种有青花胭脂红地粉彩、黄地蓝料彩、五彩、仿宋白釉、仿官窑、仿哥釉、粉青、霁红、祭红、炉钧釉、石釉、天蓝釉、铁锈花釉、茶叶末釉、鳝鱼青釉、米黄釉、孔雀绿釉、豆青釉等。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蛋形、一粒珠形等,还有动物造型的如兽形、蟹形、蟾形等。
乾隆以后,水丞的烧造无论从数量还是品种上都有所减少,嘉庆时期主要以青花、浆胎青花、红彩、祭红、青釉较多,道光时期有青花、祭红釉、窑变、冬青釉、仿官釉、哥釉、白釉、黄釉、鳝鱼青釉等,样式有球式、扁腹式、上小下丰式等。
同光以后,水丞和釉色和品种创新不多。除景德镇以外,宜兴窑、广窑也烧制水丞。
笔洗
笔洗在宋代最为流行,汝、官、哥、定、钧、耀州、龙泉、景德镇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造型更加丰富,仅雍正时期就有桃、灵芝、葫芦、菏叶、海棠、梅花等数十种之多。
故宫收藏的笔洗自晋直至明清时期的都有。如晋青釉洗、唐三彩荔枝花纹洗、宋汝窑、哥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各式洗、元龙泉窑各式洗、明宣德青花、红釉菱花式洗、正德青花卷叶纹洗、三彩洗、明仿官船式洗、嘉靖青花龙凤纹洗、万历仿宣德青花鱼藻纹洗等。
清康熙时期的品种有青花、三彩、孔雀绿釉、冬青釉、茄皮紫釉、仿哥釉等;雍正朝有青花、斗彩、白釉、仿石釉、祭红、仿官窑、仿哥釉、霁蓝釉、天蓝釉、仿龙泉釉、鳝鱼青釉等;乾隆期常见青花、哥釉青花、粉彩、白釉、仿汝窑、仿官、仿哥、哥釉、米黄哥釉、青釉、粉青釉、冬青釉、窑变釉、松石绿釉、黄釉、珊瑚红釉、茶叶末釉、釉里红等;嘉庆时有青花、黄地粉彩、绿地粉彩、霁蓝、霁蓝、哥釉、茶叶末釉等,道光时期的有青花、哥釉、仿官、冬青釉粉彩、白釉、
红地描金、红绿彩等。除景德镇外,福建建窑、广东广窑、江苏宜兴窑等生产了不少笔洗品种。
笔筒
晋代时已有笔筒,以浙江越窑产品为常见。器形为直筒形,平底。明清两代流行。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江苏宜兴窑、广东石湾窑等都有制作,尤以景德镇窑产品最多,品种最丰富,是文具中数量最多的器形。
故宫藏有历代笔筒,以明末至清朝作品最为丰富。明末崇祯时期青花笔筒对清代初期有较大影响,笔筒造型主要有直筒形与束腰形,尺寸较大,以人物纹较多,故宫藏有崇祯青花人物纹、人鹿纹、异兽纹、花鸟纹的笔筒。
清顺治的笔筒主要以青花为主,到康熙时期,笔筒大量烧造,品种多,造型丰富。从釉色品种上看,青花占主流,其他的有哥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洒蓝五彩、洒蓝描金、黑釉描金、豆青釉、冬青釉、五彩、斗彩、三彩、祭红釉、红彩加金、茄皮紫釉、白釉、孔雀绿釉等。纹饰有人物纹、博古图、龙凤纹、花鸟纹、诗文、山水纹、松竹梅纹、莲池纹、百寿纹等,其中以山水、人物、诗文、花鸟纹、松竹梅纹较多见。
雍正时期的笔筒相对于康熙、乾隆时期品种、数量较少,品种有青花、青花加紫、釉里红、粉彩、墨彩、墨彩加粉彩、木纹釉、木纹釉墨彩、木纹釉粉彩、茶叶末釉、霁蓝釉等等。纹饰有人物纹、花鸟纹、诗文、松鹿纹、狮球纹、山水纹、松鹤纹等。
乾隆时期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描金、蓝地青花、青花镂空、青花粉彩、粉彩雕瓷、粉彩加金、绿地开光粉彩、蓝地开光粉彩、蓝地粉彩、酱釉粉彩、豆青粉彩、石釉、窑变釉、炉钧釉、白釉、天蓝釉、绿地压道粉彩、粉青釉、青釉加紫、冬青釉加紫、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