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也〔四五〕。夫治国而国平,治身而身生,非自至也,皆有以致之也。惜短乏之虚名,耻师授之蹔劳,虽日不愚,吾不信也。今使人免必死而就戮刑者,犹欣然喜于去重而即轻,脱炙烂而保视息,甘其苦痛,过于更生矣。人但莫知当死之日,故不暂忧耳。若诚知之,而刖劓之事,可得延期者,必将为之。况但躬亲洒扫,执巾竭力于胜己者,可以见教之不死之道,亦何足为苦,而蔽者惮焉。假令有人,耻迅走而待野火之烧爇,羞逃风而致沈溺于重渊者,世必呼之为不晓事也,而咸知笑其不避灾危,而莫怪其不畏实祸,何哉〔四六〕?”
抱朴子曰:“昔者之着道书多矣,莫不务广浮巧之言,以崇玄虚之旨,未有究论长生之阶径,箴砭为道之病痛〔四七〕,如吾之勤勤者也。实欲令迷者知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坠井引绠,愈于遂没。但惜美疢而距恶石者〔四八〕,不可如何耳。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日月之蚀,睎颜氏之子也〔四九〕。又欲使将来之好生道者,审于所讬,故竭其忠告之良谋,而不饰淫丽之言,言发则指切,笔下则辞痛,惜在于长生而折抑邪耳,何所索哉?”
抱朴子曰:“深念学道艺养生者,随师不得其人,竟无所成,而使后之有志者,见彼之不得长生,因云天下之果无仙法也。凡自度生〔五十〕,必不能苦身约己以修玄妙者,亦徒进失干禄之业,退无难老之功,内误其身,外沮将来也。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
校 释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 语见周易系辞下。
〔二〕 血盟乃传 血盟,歃血誓盟。
〔三〕 安可炫其沽以告之哉 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炫其”作“自炫”。
〔四〕 亦当同以为妖讹 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同”作“指”。
〔五〕 但当少耳 宝颜堂本、崇文本“当”作“谓”。
〔六〕 徒多之进问 校补:“之” 字疑涉上文诸“之”字而衍。
〔七〕 消五云 五云,五色之云。
〔八〕 飞八石 飞八石,炼八石之飞精。
〔九〕 转九丹 九丹,九转还丹。神仙传老子传: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玉醴金液。
〔一十〕水琼瑶 原校:“琼”一作 “槿”。明案水琼瑶,溶化琼瑶为玉浆。
〔一一〕则多而毁之曰 孙校:“多 ”下疑有脱误。
〔一二〕险隘忧病 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二“隘”作“厄”。
〔一三〕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庄子逍遥游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菌,生于朝而死于暮,至多不能过月之晦朔;蟪蛄,夏蝉也,夏生秋死。夏虫朝菌,喻生时之暂短耳。
〔一四〕姬公请代武王 姬公,周武王弟周公旦。武王病,周公袚斋,自为质,欲代武王。见史记周本纪。
〔一五〕仲尼曳杖悲怀 仲尼,孔丘字。史记孔子世家:孔丘病,子贡请见。孔丘方负杖逍遥于门,叹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后七日卒。
〔一六〕庄周有大梦之喻 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此即所谓大梦之喻。
〔一七〕庄周贵于摇尾涂中不为被网之龟 庄子秋水篇:庄子钓于濮水之上,楚王使人求之仕。庄子持竿不顾,曰,吾不愿为死龟,巾笥藏之庙堂之上,宁将曳尾于涂中。
〔一八〕被绣之牛 庄子列御寇篇: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作楚威王聘庄周。
〔一九〕饿而求粟于河侯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见庄子外物篇。
〔二十〕若心有求生之志 宝颜堂本、崇文本“心”并作“必”。明案心即志也,作“必” 于义为长。
〔二一〕汉太后从夏侯胜受尚书至为胜素服一百日 事见汉书夏侯胜传。胜死,太后为胜素服五日,与本篇所云一百日不同。按当从汉书。
〔二二〕成帝在东宫时从张禹受论语及即尊位赐禹爵关内侯 事见汉书张禹传。
〔二三〕章帝在东宫时从桓荣以受孝经 按后汉书明帝纪及桓荣传,明帝为皇太子时,桓荣所授非孝经,乃是尚书,盖葛洪误记其事欤!
〔二四〕悬旌效节 原校:“效节” 一作“郊坰”。
〔二五〕祈连方 方,方伯;连,连帅,皆地方官之职名。
〔二六〕直尔蹴迮 蹴迮,蹙迫。
〔二七〕有所索欲 孙校:“欲”刻本作“取”。
〔二八〕陈安世者至灌叔本之客子耳 校勘记云:御览九百十一作陈世安,下亦作世安。按登涉篇有仙人陈安世。明案当作陈安世,影宋本御览所引与今本抱朴子正相合。灌叔本以为道尊德贵,不在年齿,拜佣童陈安世为师,故事并见神仙传。灌叔本一作权叔本。校勘记云:御览九百十一“灌”作“管”。
〔二九〕后□气血于父母 孙校:藏本无“血”字。
〔三十〕干吉容嵩桂帛诸家各着千所篇 孙校:“干”藏本作“于”。明案后汉书襄楷传:楷疏云,“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神书”。唐李贤注: “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相传后汉于吉撰。
容嵩即宫崇,师事于吉,除从于吉受太平经外,又着书百余卷,见神仙传。帛和,字仲理,三国辽东人,从董奉学行气服术法,又到西城山,事王远学神丹方,见神仙传。
〔三一〕秘要之旨耳 孙校:藏本无 “旨”字。
〔三二〕或但将之合药药成分之 “ 将之合药药成分之”八字,柏筠堂本、崇文本并作“将合成药以分之”。
〔三三〕秦汉二代至所祭太乙五神陈宝八神之属 案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五帝即五神。秦始皇祠八神,一曰天,二曰地,三曰兵,四曰阴,五曰阳,六曰月,七曰日,八曰四时。并见史记封禅书。
〔三四〕以此之费给买药之直者 孙校:“药”下藏本有“求明师秘术”五字,衍。
〔三五〕用力虽尽 宝颜堂本、崇文本“尽”作“勤”。
〔三六〕若所知宝秘乃深 宝颜堂本、崇文本“乃”作“之”。
〔三七〕故使不觉者欲罢而不能 宝颜堂本、崇文本“不觉者”作为“学者”。
〔三八〕可以有十余人 宝颜堂本、崇文本并无“以”字。
〔三九〕为共吹扬 宝颜堂本、崇文本“吹”作“称”。
〔四十〕辨逐之虽久 孙校:“辨” 即“办”字。
〔四一〕阳若以博涉已足 宝颜堂本、崇文本无“以”字。
〔四二〕云何当以此之●然函胸臆闲乎 ●,音别。●然,盘旋貌。
〔四三〕而神明之闻见己之甚易也 孙校:藏本无“而神明”三字。
〔四四〕内规财力 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力”皆作“利”。
〔四五〕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也 校勘记:御览九百十一死王乐生鼠下复有二语云:“虽为帝王,死不及生鼠”,似非抱朴本文,随志有音一卷,或即此。
〔四六〕莫怪其不畏实祸何哉 “实祸”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作“偾祸”。
〔四七〕箴砭为道之病痛 孙校:藏本缺“砭”字。
〔四八〕但惜美疢而距恶石者 孙校:“疢”藏本作“病”。明案鲁藩本亦作“病”。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惜美疢”作“惜养危病”。
〔四九〕睎颜氏之子也 说文:“睎,望也”。颜氏之子,颜回。扬子法言学行篇云:睎颜之人,亦颜之徒也。
〔五十〕凡自度生 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自”作“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