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用圈梅法画梅朵,双勾着色,正、侧、偃、仰、背等朝向生动,圈花圆中带方,方中显圆,出笔随意,点染凝重。梅朵的布局少不寒碜,多不杂乱,姿态生动,映带有情。而模仿品要么稀疏,要么杂乱,花朵形态雷同,刻意之气很重,形神韵律相差甚远。
三是田氏画梅多是在画画的左右下角以三七之法起笔,而且靠近画面起笔处的梅干总是虚淡,具有画意无边的意趣。而模仿品多是不知虚实,一笔到头,僵直呆滞。
从田氏画梅花的设色来看:一是画梅干时多皴赭黄,斑驳转折之处笔重色浓,而梅枝多着淡青,冷暖相济,枝嫩梢细。二是以圈梅法勾勒花朵后,都依形填上玻璃白,再作少许晕染,薄而不淡,艳而不厚,最后以艳黑勾点花蕊,少不寒碜,吐色争妍。而模仿品设色徒有形式,不得要领。
另外,田氏画梅花多是只画梅枝,不画背景,以“梅花弄影”技法衬以绰约的梅花树影,使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美感。而模仿品却死死抓住这一特点,故作“影子”,生硬套用“梅花弄影”法,相衬出来的梅影在笔墨的浓淡方面把握不准;而且主观用以冷色调,出笔僵硬与主画面的花枝不但没有相得益彰,而且死板局促。从整体画画来看,田氏作品梅满字多,焰红似火,开合有情,春意盎然。又无填塞之感,文雅的诗词与挺秀的书法,配以朱文小篆方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气质。而模仿品画面上的书法,在谋篇布局上总是摆布单一,难以达到田氏水准。
题识印款
田鹤仙的书法筋骨丰润,去妩媚之气,很有个性。田氏作品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荒园老梅田隺仙写于珠山”、“梅花主人隺仙田青写于珠山古石斋”、“隺仙田青写于珠山”、“荒园老梅田隺仙写”、“田隺仙写于珠山”等。
常见印款为:“隺仙”、“田印”。“隺仙”篆书方章中的“仙”字,单人旁顶天立地,“山”字小而居下边,特具个性。
程意亭瓷画鉴定
程意亭生干1895年,卒于1948年,享年54岁。17岁时就读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图画科,先师从潘匋宇、张晓耕研习花鸟画,后到上海拜浙派花鸟画家程瑶笙为师。20世纪30年代初,曾在浮梁县立初级职业学校饰瓷科任教。程意亭工粉彩花鸟,一生勤奋,传世作品较多。
笔墨(料)特征
程意亭以小写意笔法作花鸟画,清新灵动,意趣高华,恬淡冲和,风格独具。从程氏花鸟画的笔墨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程氏画花鸟,多用勾描填色之法,讲究骨法用笔,线条细润劲挺,工整圆润,刚柔相济。特别是以“钉头鼠尾”描法勾勒的花叶,行笔有繁有简,有粗有细。而仿制品的勾勒多落笔随意,收笔飘浮,凝涩枯竭,笔韵含蓄不足,少韧练之气。
二是程氏画鸟惯用工笔丝羽法,在勾勒的基础上,用尖细的枯笔丝羽,再以色罩染,以求鸟的羽毛整体有厚度,工细入微,严谨精致。而模仿品细腻不够,层次缺少,工整者多板实僵硬,用工少者又显单薄,丝羽之法难得要领。
三是程氏画鸟头部均较大,但鸟的形体却很生动,有人问他是否合适,他说:“一幅花卉翎毛画上的鸟,多半是作为主将出现,头小就不威武,更难传神。”而模仿品有的执意将鸟头画大,但人而无神,生搬硬套反而使鸟缺少灵性。
另外,程意亭花鸟画的设色,也是鉴定其作品真伪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程氏所用颜料经过自己的漂研凋配,色泽妍丽而不娇媚,在填色时义能轻拂丹青,以薄为贵,呈现出特有的清丽娟秀,既有文人画清雅的一面,又有工笔重彩的艳丽,艳者无飘浮感,淡者也非苍白无神,厚重浅淡之处,均以笔法皴擦染而成。二是填色下艺达到运用自如,驾轻就熟的程度。如程氏画花多用胭脂红洗染,浓淡相宜,过渡自然,颜色莹润;而填画荷花却着意淡雅,表现到赭色,既丰富画面色彩,又增添了生活的真实。而模仿品设色、染色平板,少冷暖过渡,特别是用色生硬,往往以色料堆填以求艳丽,鉴赏者用手触摸有起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