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花货的继承与发扬———紫砂三友创作感想
发布时间 2014-03-10 浏览 46305 次
而然的便由了自身的一些感受,我认为在现代紫砂壶“三友”壶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壶的造型进行一些改造,宏观上对壶体造型比例、线条、界面等形制变化,微观上堆壶体的局部造型如,壶嘴、壶把、壶盖的微小修改。总之,既然要继承和发扬,那继承传统就并非是对传统壶型的生搬硬套,一成不变的死物必然没有丝毫的艺术文化气息,使其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才能使其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在制作紫砂壶壶的时候,要结合现代生活审美观点,根据时代文化内容创造出一些新式的紫砂壶器造型。这把“束柴三友”就是我把这种体会具现化以后的实体形象。“三友”壶的创新说难不难,但要说易也并非那么简单,因为树有千姿百态,前人的作品无论从造型还是从工艺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想要超越,制壶者就必须使自己的壶带有一种独有的自身特色,所以在做这把壶时,我没有可以的要去制定目标或要达成什么样的程度,只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努力的将自己的意念通过茶壶表达出来,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这项“工程”使自己的水平最大化。“束柴三友”是“三友”壶的形变,而传统上众多的“三友”壶型,其主题一以贯之的是对“松竹梅”三种雅物的平衡搭配,一般来说为表现出更多的自然形态,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紫砂壶泥原料,使做出来的壶造型活灵活现,自然娴雅,在静态之中,饱含一种动势,有树木的那种质感。使其能成为一件比较好的花货作品。所以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我不得不全神贯注,将精力集中于一点,精益求精。无论是一开始的打泥条,还是后来的整形定型,我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我看来,一把壶,不仅仅是壶,它更是一个制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制作技艺的一种展现。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壶都能散发出一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就是我融汇与壶中的个人情感和壶本身传达出来的与人共鸣的某种物质。最终,这把壶按照我的意愿呈现在了世人之前,不求赞许,的一份目光专注,几分认可,已相当足矣。前面说过,这把壶的整体紫砂壶壶里灌穿的文化底蕴造型源自“松竹梅”我只是在不失原来壶型三味的前提下改进了某些细节,使其重新呈现,达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壶身中心线紧束,线条由壶底向上引出,符合树木向上生长的自然规律,上下对称,张弛有度,摒弃规则的几何位面,尽量展示不规则的自然生长之态,凹凸有致,过渡平缓,使得壶整体线条明朗柔和,温婉中不露作态,自然下不显扭捏。就样一来,就壶身而言,更加具有野生的层次感,紊乱的纹理当中自然显示出规律吗,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的想象空间无限延伸放大,在有限的壶的实体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广大的天地。这把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一个“束”字,使壶形更加紧凑,以困束为中心,生长出壶嘴壶钮和壶把,整体形为一体,看不出突兀,过渡顺畅,纹理偶合,形到而意不止。这样的构造,使得壶的整体上下连贯一气,少了几分浮躁,多了一些淡定从容和执着,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作为一个做壶人最基本的思想素质体现,将心收束,然后释放到制作的壶中,最终和谐统一。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所以制壶成型最终还是需要有所提炼取舍,突出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摒弃自然之中腐污散秽的那一部分,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夸张,又不能哗众取众,还要符合视觉习惯,功能合理和使用上的安全原则。最后,将植物的形态与紫砂壶壶实用的特点结为一体,二者相互存依,这才是花货需要发扬的要点,而不应一味的追求造型怪异,把手难以把握,壶嘴不易出水,丧失了作为茶器的基本功能。这样的紫砂壶完全不能称之为“茶壶”,总之,形繁实简,疏中见密,少中多见才为上品。紫砂壶艺术博大精深,穷一生也未必能管窥全貌,利用独特的紫砂壶陶土,色泥,制作出秀美丽质,玲琅满目,又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以紫砂壶为宗的宜兴凭借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视点,宽容的,开阔的人文文化积累,丰富,进取的文化传统,必将能使整个紫砂壶行业更加繁荣昌盛。关于这件作品,称不上是完全的创新,但却是一种融入自身想法的尝试,在前人的积淀上融会贯通,我觉得只有这一不断挖掘探索,紫砂壶艺术文化才能更加顺利的发扬存续,我们这些制壶艺者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